中国有句老话说的好,识时务者为俊杰!在中国越来越强大的背景下,同在亚洲版图的日本,是时候该为自己国家的前途重新考虑了。 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近日在北京接受澎湃新闻专访,相关核心内容我已经为大家摘读出来了。今春以来,中日通过密集高层交往释放稳定信号: 2025年3月,中国外长王毅访日并主持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达成20项合作共识,涵盖绿色发展、供应链稳定、银发经济等领域。 日本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4月访华转交石破茂首相亲笔信,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计划率团访华,延续执政党交流机制重启后的对话势头。
中国现有超1万家日企,在华经营面临激烈竞争,但被视为“全球竞争力练兵场”。中日韩同意加快自贸协定谈判,共同反对单边保护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系。 中国赴日游客恢复至疫情前73%,2025年有望突破1000万人次;但日本来华人数未达预期,签证便利化措施(如中国单方面免签)尚未完全扭转失衡。 大阪世博会成重要契机:中国30个省市举办活动周,7月11日设“中国国家馆日”,推动民间互动与地方合作。 面对美国对日24%关税威胁,日本采取“双轨策略”:一方面与美磋商维护规则秩序,另一方面寻求与中韩协调立场。 金杉宪治强调“对美对华外交需动态平衡”,既巩固日美同盟,又深化中日经贸依存关系,尤其在供应链安全领域探索合作空间。 中日舆论调查显示,双方超50%受访者仍存负面认知。金杉宪治指出,需通过具体合作成果(如养老项目落地)逐步改善民意,并呼吁媒体、企业共同参与。 总的来说,当前中日关系呈现“政经双轨并进”特征:高层互动重建信任,经贸合作务实推进,但民意基础脆弱性、美国战略压力及历史遗留问题构成三重挑战。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于5月12日记者会上,对中俄联合声明中敦促日本"同军国主义彻底切割"的表述提出反驳,声称日本"二战后始终走和平发展道路",并指责中俄的批评"毫无根据"。林芳正还称中国军事活动是"国际关切事项",俄罗斯对乌克兰行动是"动摇国际秩序的暴行"。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5月13日记者会上作出回应: 明确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期间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给亚洲受害国人民造成深重灾难,强调正确历史认知是中日关系政治基础。 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提出三项要求:日本需深刻反省历史罪责,与美化侵略行为彻底切割。认真吸取历史教训,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以实际行动取信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 中国外交部5月13日明确划出红线:"任何外部势力介入台海都将付出沉重代价",要求日本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
日本近期行动已突破"专守防卫"宪法限制,其战略本质是通过制造危机绑定美国、突破军备限制,并在中美博弈中谋求"战略自主空间"。中方将持续以"军事威慑+法理斗争+经济反制"组合拳维护主权。 总之一句话,台海问题不容商量,劝告日本不要在台海问题上“惹是生非”,否则后果是日本承担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