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后院现“中拉命运共同体”,孙玉良:中国的朋友圈将超越美国】
据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于2025年5月13日在北京举行。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提出的中拉紧密合作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打造20亿人口量级的跨太平洋超级大市场引发世界舆论关注。中国的“共建共商共享”外交策略,显然比美国主张的“美国优先”霸权行径高明得多,因此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向中国靠拢,视中国为可以信赖的、可长期合作的伙伴。
不要说中国在国际上仅有“巴铁”、朝鲜等几个朋友,中国在外交战略上在下一盘大棋,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王道对付美国的霸道,日益展现出深远布局,最终必将赢得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人心。许多国家之所以依附美国,只是因为“害怕”美国的淫威而已,并不是内心里有多尊重美国。只要中国的实力与美国实力旗鼓相当,原先被迫依附美国的国家必定“识时务者为俊杰”,心甘情愿地倒向中国一边。
近期国际形势的变化出人意料,自从巴基斯坦用进口的中国战机和中国武器打败印度后,不只印巴冲突偃旗息鼓,就连俄乌也开始进入议和谈判,泽连斯基与普京这一对大冤家将在土耳其迎来见面,而美国也罕见地与中国坐下来平等协商,签署了互降关税的中美联合声明。果然是强者为王,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越来越得到世界认可。中国虽然强大但并不霸道,这一点与美国截然不同,所以赢得世界普遍尊重将是预料之中的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传统上被视为美国的“后院”,这些国家敢站出来与中国携手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对美国必将产生极大的刺激,特朗普会气得发疯。这预示着“东升西降”的历史趋势将不可逆转地向前迈进,我预判未来中国在全球的朋友圈将进一步扩大,甚至可能超越美国,成为国际社会中朋友最多的国家。
中国的高明之处在于与哪个国家发展关系都从经济着手。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空喊“民主、自由”、“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这些意识形态方面的口号只会增加矛盾,而加强经济联系互利共赢才是聚同化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法宝。中国与拉美国家发展关系同样始于经济领域,自21世纪初以来中拉贸易额增长了数十倍,截止到目前中国已成为巴西、智利、秘鲁等多个拉美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在拉美投资建设了大量基础设施项目,如港口、铁路、电网等,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所以中国提出的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与拉美国家共同发展、互利共赢,越来越得到这些拉美国家的积极响应,尤其是那些长期受美国霸权政策影响、渴望多元化国际关系的国家,如尼加拉瓜、委内瑞拉、古巴等等,与中国的关系更是不断升温,甚至一些传统上亲美的国家,如阿根廷、哥伦比亚等,出于国家利益角度考虑,也主动选择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长期以来,美国将拉美视为其势力范围,但美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主要是通过政治干预、经济制裁甚至军事手段维持其影响力。可以想像,这种方法越来越受到拉美国家的反感,有哪个国家喜欢接受单边主义和霸权行径呢?近年来,拉美多国左翼政府上台,如墨西哥的洛佩斯、巴西的卢拉、哥伦比亚的佩特罗等,这些领导人都倾向于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减少对美国的依赖,这让美国的单边主义越来越走不下去。在此国际背景下,中国提出的合作模式——不附加政治条件、尊重各国主权、强调平等互利,自然对拉美国家极具吸引力。中国不仅提供贷款和投资,还在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与拉美展开合作,如新冠疫情期间向拉美国家提供疫苗援助,进一步巩固了双边关系。
谁能赢得人心,谁就能赢得世界。随着中拉合作的深化,中国在拉美的影响力将持续增强。这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更体现在政治和外交领域。越来越多的拉美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支持中国,如在联合国投票中与中国立场一致,或加入中国主导的国际组织,如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这一趋势不仅限于拉美,在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地,中国同样通过“一带一路”和“命运共同体”理念,赢得了广泛支持。相比之下,美国的盟友体系正面临挑战,欧洲内部对美独立性增强,中东国家如沙特、阿联酋也在向中国靠拢。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在全球的朋友数量将超过美国,这不仅是中国外交战略的成功,也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必然结果。这一趋势不仅改变着世界格局,也为全球科学治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