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妈妈看的我哭的稀里哗啦的。 这位母亲的儿子叫贺川,512汶川地震时在北川中学读书,在地震中遇难,时年16岁,读初三。 贺川本来在镇里上学,父母为了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每天只花10块钱,节衣缩食的把他送到县里的中学读书。贺川妈妈到现在都后悔这个决定,她懊恼到,“本来以为是为了孩子好,没想到这是我人生中做的最错的决定。”其实,这是天灾,谁又能预料到呢? 妈妈说,贺川很懂事,知道父母的不容易,所以他平时一直很节俭。整理他的遗物时,爸爸发现孩子还攒了100多块钱,他一周的生活费才50,他肯定是攒起来给妈妈买礼物的,每年妈妈生日他都会送礼物。这样懂事的孩子,父母不得心疼死啊! 以后,贺川去世后,每年春节、5月12日、还有贺川的生日,妈妈都会给贺川写一封信,打印成横幅,来到贺川的墓碑前挂上,信里妈妈会和贺川聊聊天,给他讲讲家里的事,但是每封信里妈妈都会说,“妈妈好想你。”在信里,母亲对儿子压抑的思念如洪水般倾泻,平时只是刻意回避,但是妈妈对儿子的思念从未停止。 512地震是全中国人民的痛,我们在那一天之中失去了无数的同胞。可在每一个遇难者的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父母、儿女,他们的痛才是最直接的,我们连万分之一也体会不到。 余华老师的那句话,“亲人的离去不是一场暴雨,而是此生漫长的潮湿,我永远困在这潮湿中,在每一个波澜不惊的日子里,掀起狂风暴雨!”我想,只有失去至亲的人才能切身感受到这句话的真切。
heartsignal近期的朴智贤
【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