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谈判,切忌半场开香槟,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中美代表团在瑞士谈判结束后,双方一致同意大幅降低关税。除了芬太尼20%和10%额外关税,其他关税全部都被取消了。美国对华综合关税降到了大约30%,而中国对美加税也只保留了最后的10%。这被视为中美关税战的重大转折点。双方不再走“脱钩断链”路线了,中美外贸也可以逐步恢复了。但半场最忌开香槟,中美贸易战,还远没有到庆祝胜利的时刻。在中美发布的联合声明中,有一个重要的条款:24%关税暂缓90天。为什么暂缓90天呢?接下来的这个90天里面,中美谈判还将面临怎样的考验?
其实,对中美而言,关税谈判并不是最难的。真正的考验在于:非税谈判。什么叫“非税谈判”?就是跟关税无关的。第一个,就是芯片谈判了。美国对华芯片封锁,已经长达6年之久了。最早是2019年,特朗普亲自掀起对华芯片战,强制勒令荷兰阿斯麦公司,对华断供EUV光刻机。这一禁令,至今都没有解除。紧接着,到2020年,美国对华芯片封锁进一步收紧,台积电也被强制要求,禁止代工华为芯片。拜登接手后,美国拉拢日韩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组建芯片联盟,对华封锁达到极致。
英伟达最先进的A-100、H-100算力芯片,均被拉黑,所有大陆公司7纳米以下芯片,也全部被台积电拉黑。中美关税战打响以后,特朗普更是把英伟达专供中国的H20芯片,也禁了。对中美贸易谈判而言,降低关税容易,但想让美国解除对华芯片封锁,就难于登天了。
第二个则是,解除对华电动汽车进口限制。你在中国,可以买到特斯拉,但你在美国,根本买不到比亚迪。为什么会这样?核心就在于,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专门征收了100%的关税。其目的就一个:保护美国燃油车产业。像福特、通用、斯特兰蒂斯等车企,在华燃油车业务是连年下滑,越卖越差了。而电动化转型呢?却被中国车企远远甩在身后。如果美国开放中国电动汽车进口,那比亚迪、吉利、长城等中国车企,将攻入美国大本营,大杀四方!
但欧盟的态度与美国又是截然不同的。中欧谈判后,一致同意采取“最低进口价”策略。允许中国车企在欧销售30万元以上的电动汽车,这样做,既保护了欧盟市场最大的平价燃油车,又倒逼欧盟本土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去抢占30万以上的高端市场。而美国的一刀切式禁止,反而让中美电动汽车技术的差距,越拉越大了。
第三个,让中国放弃对美稀土管制。最早,稀土这张牌是拿来应对美国芯片封锁的。对中国而言,在芯片战的早期,只要美国放弃芯片封锁,中国也是可以放弃稀土管制的。但现在形势不同了。中国芯片技术取得巨大进步,年度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中国已经从一个芯片弱国,摇身一变,成为一个芯片强国了。中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最齐全的芯片产业链。只要是7纳米以上的制程,中国都能搞定。而在7纳米以下制程?中国国产光刻机的突破,也是越来越接近了。
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反倒是不急于取消稀土管制,来换取美国取消芯片封锁了。实际上,就算美国不解除芯片封锁,中国也很快就能打破西方的光刻机垄断了。
此外,还有大宗商品合作,比如,美国想把自己的石油、天然气、玉米、大豆、牛肉等农矿产品,卖给中国。可中国已经找到了俄罗斯、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等替代方。特朗普凭什么让中国重新对美签署大宗商品采购协议?美国还欠了一屁股美债,6月份就有6.5万亿国债到期,他又凭什么让中国愿意接盘?
这些都跟关税无关,却又关系到真正的中美核心利益!在这些核心利益的置换上,中国的筹码越来越多,而美国的筹码越来越少。在接下来的90天里,中美谈判才会进入真正的深水区,并迎接最艰难的考验!
中美贸易战,切忌半场开香槟。不打到完全胜利,就不能放松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