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清华才女王丽红不顾周围人的反对,毅然地嫁给了一位非洲小伙,连生4子。

海诚看趣事 2025-05-14 10:33:27

1996年,清华才女王丽红不顾周围人的反对,毅然地嫁给了一位非洲小伙,连生4子。谁知,25年后,当她再次回到中国时,亲友们却发现,她的生活是如此精彩。 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城里有个叫王丽红的姑娘,家里虽不富裕但父母疼孩子。 这姑娘读书特别灵光,后来考上了清华大学。 在清华园子里,她遇见了从非洲乌干达来的留学生苏玛。两个年轻人看对了眼,一来二去就好上了。 那时候跨国婚姻可不比现在,家里亲戚朋友都劝她别犯傻。 王丽红父母愁得整宿睡不着觉,街坊邻居都说这是往火坑里跳。 可这姑娘脾气倔得像头牛,认准了人就不回头。毕业没多久,两人扯了结婚证,收拾行李就奔着乌干达去了。 刚到非洲那会儿,王丽红算是开了眼。 乌干达的天气热得能煎鸡蛋,吃的喝的都和国内两码事。 婆家住的是铁皮顶的土坯房,喝水得去村口打井。要说这姑娘也真能扛,挽起袖子就跟着婆婆学做木薯饭,拿着笤帚把屋里屋外收拾得利利索索。 没过几年,两口子生了四个娃娃,小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可院子里天天能听见孩子咯咯笑。 这两口子都不是守着灶台过日子的人。2008年开春,他们把攒了半辈子的钱掏出来,在坎帕拉郊区盖了所中学。 王丽红当校长,苏玛管后勤,两口子把学校当亲儿子养。 刚开始就二十来个学生,教室里连电风扇都装不起。 王丽红自己编教材,教数学还教中文,有时候还得客串厨子给学生煮玉米粥。 要说教书这事儿,王丽红有自己的一套。 她常跟老师们说:"好老师得像老母鸡护崽,既要教本事更要暖人心。"学校里的穷孩子交不起学费,她就让人家拿自家种的香蕉抵账。 慢慢地,这所"夫妻店"学校在当地闯出了名堂,政府给发了办学资质,学生数量噌噌往上涨。 日子来到2021年,王丽红又琢磨出新花样。 她跟乌干达教育部拍胸脯保证,要培养100个中文老师,让50所学校开汉语课。为这事她三天两头往中国大使馆跑,把国内的教育专家请来搞培训。 还整了个"中文角",每周六教当地老百姓说中国话,现在都能瞅见集市上有人用汉语讨价还价了。 最近这两口子可没闲着。2023年秋天,中国国际电视台做了期专题报道,镜头里的王丽红正带着学生排练春节舞龙。 她家老四现在在浙江工业大学念书,说是要学成回来帮爸妈办大学。 苏玛前阵子开通了抖音账号,发了不少学校日常,最新视频里还能看见新建的电脑教室,说是华为公司给捐的装备。 老话说得好,夫妻同心黄土变金。 王丽红这二十多年过得比电视剧还精彩,从北京大妞变成非洲校长,硬是把别人眼里的苦日子酿成了蜜。 如今走在坎帕拉大街上,随便拉个本地人都知道有个中国校长,把学校办得风生水起。 要问她图啥,人家就一句话:"教育这事急不得,得细水长流。" 信息来源: 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专题报道《非洲土地上的中国校长》 乌干达《新视野报》教育专栏报道 中国驻乌干达大使馆官网教育合作板块 抖音账号@苏玛在非洲(认证信息:乌干达鲁扬子中学校董)

0 阅读:80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79

用户10xxx79

2
2025-05-14 12:21

别回来了!

海诚看趣事

海诚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