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2名被捕地下党员临行刑前,监狱看守突然说:“我可以救你们出去,但只能

猫猫背茹茹 2025-05-14 11:33:47

1935年,2名被捕地下党员临行刑前,监狱看守突然说:“我可以救你们出去,但只能救一个人,你俩抓紧时间商量一下,我救谁合适。”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林青:愿将满腔热血,换来幸福人间) 那年秋天,贵州某处监狱的走廊里飘着霉味,两名浑身血污的中年人背靠墙坐着,他们脚腕上拴着铁链,手腕被麻绳勒得发紫,但两人腰杆挺得笔直。 这两人身份特殊,一个是贵州省委书记林青,另一个是情报骨干刘茂隆,三天前他们在执行联络任务时被特务包了饺子,现在正等着吃"花生米"。 要说这俩硬骨头,特务们真是拿他们没辙,鞭子抽断了两根,烙铁换了三把,连辣椒水都灌了三壶,可就是撬不开他们的嘴。 南京来的审讯专家气得直拍桌子:"这些人都是铁打的?"最后上头没了耐心,批了枪决令,说第二天一早就送他们上路。 谁也没想到,临刑前夜出了岔子,那个平时总耷拉着眼皮的看守老张,突然把俩人提到审讯室,反手锁上门说了句掏心窝子的话:"我老家在江西瑞金,见过红军给老乡分田地。今儿个我豁出去了,能救一个是一个。"说完把钥匙往桌上一拍,扭头出了门。 油灯的火苗晃得墙上人影乱颤,林青摸着手腕上的老茧,先开了口:"老刘,你记得去年在遵义城外接应的电台不?要不是你带着密码本钻山沟,咱们得折进去半个省委。" 刘茂隆没接话,抓起水碗咕咚灌了两口,他心里跟明镜似的,书记这是要把活路让给他。 要说这俩人的分量,在组织里都是挂得上号的,林青管着整个贵州的地下网络,刘茂隆手里攥着三条秘密交通线。 按国民党《剿匪戡乱条例》里的说法,这俩都是"甲级要犯",逮住一个能领五百现大洋,可眼下这光景,活命的机会倒成了烫手山芋。 林青撑着桌子站起来,裤腿上的血痂裂开又渗出血珠子,他摸出贴身藏着的半截铅笔,在审讯记录背面划拉了几笔:"这是贵阳联络站的暗号,你记牢了。出去找老周,他在茶馆当账房。"说着把纸片塞进刘茂隆兜里,手指头都在打颤。 刘茂隆攥着那张纸,太阳穴突突直跳,他想起三个月前牺牲的交通员小赵,那孩子才十九岁,被抓住时把情报嚼碎了咽肚里。 眼下这节骨眼,活着的人比死了的更遭罪——得把死人的担子一块挑起来。 天快擦黑的时候,看守老张来催了,林青突然摆出书记的架势,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刘茂隆同志,这是组织决定!" 这话比啥都管用,老刘咬着后槽牙点了头,临走前林青把破棉袄脱下来给他套上,自己就穿着件单褂子坐回草堆里。 要说这老张确实有门道,带着刘茂隆七拐八绕走了条暗道,出来竟是个棺材铺后院。 等特务发现人跑了,林青早被转移到了死牢,据后来国民党《贵州清乡公报》记载,当天看守所长被撤职查办,换了三拨狱警。 林青最后那夜过得惨,牢房里巴掌大的气窗透进点月光,照见他在地上用指甲刻的"光明"俩字。 第二天晌午行刑队来提人,他喊的那句"党万岁",把隔壁牢房的土匪都震住了。 再说刘茂隆这边,靠着地下交通站接应,愣是从贵州蹽到了上海,在闸北开了家"茂隆书局",门口摆着《三民主义》,柜台底下藏着《红星照耀中国》。 这儿成了情报中转站,来来往往的卖报郎、黄包车夫,都是来递消息的,有回巡捕房来查户口,老刘正给客人包《红楼梦》,底下就垫着苏区来的药品清单。 要说这刘茂隆确实有能耐,他整了套"三层加密"的法子:明面上是书局账本,用苏州码子记的是流水,拿水浸了显出来的是密信。 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经他手送出去的情报,少说救了百八十个同志,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刘茂隆带着当年那半截铅笔去了北京。 在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展柜里,他看见林青刻字的那块砖头,眼泪啪嗒掉在玻璃罩上。 旁边参观的小学生扯着老师问:"这个叔叔为啥哭啊?"老师指着展品说:"这是他用命换来的好日子。" 信息来源: 《华东抗日根据地史料选编》第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0 阅读:214

评论列表

高豫国

高豫国

1
2025-05-14 12:51

[赞][赞][赞]

猫猫背茹茹

猫猫背茹茹

猫猫背茹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