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17岁的徐悲鸿被父母骗回家完婚,他对新娘子十分厌恶,但熄灭蜡烛后还是将她扑倒了。儿子出生后,徐悲鸿不待他给他取了个极其难听的名字。后来,发现儿子有绘画天赋时想去弥补,谁曾想,已经晚了。 徐悲鸿1895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父亲是一个民间画师,会画画会篆刻,还极其推崇孔子和朱熹。 6岁时,徐悲鸿和父亲说想学画画,但父亲拒绝了,让他努力学习,争取考科举,以后弄个一官半职。 然而,龙生龙,凤生凤,父亲不让学,他就偷偷跑到屋畔河边临摹鸡鸭猫狗,不久,他不仅四书五经学得嘎嘎好,风景人物画也画得惟妙惟肖,父亲很是高兴,动了教他学画的心思。 9岁时,徐悲鸿跟着父亲正式学习画画,先让家里人和邻居做模特,开始学画人物画。 13岁时,他跟随父亲到邻近各县卖画,人物、山水、花卉等等,什么都画,什么都画得好,从那以后养成了笔不离手的习惯。 17岁,父亲身体不好回了老家,他一个人跑到上海以卖画为生。 一天,照例出摊的他,回家时竟接到了家里发来的家书,“父病重,速归。”五个字让他顿时慌了神,于是赶紧回了老家。 谁曾想,刚到家,就见原本应该躺在床上的父亲,竟然满脸喜色地站在那里迎接自己,这才知道,原来是家人把他骗回了家。 然而,他还来不及朝父亲发难,就见家里来了一个生面孔,一个16岁的小姑娘,听母亲说,这是给他找的媳妇,平时温柔听话得不得了,保证他满意。 这事让徐悲鸿很是心烦,在上海待了一段时间,他的心里早就已经向往那种自由恋爱的婚姻,对这种包办婚姻极其反感。 于是,他讨厌父母这种硬压着结婚的态度,顺带讨厌那个即将要嫁给他的姑娘。 但,当时的父亲态度强硬,一句:“自古以来,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轮得着你做主?”就把他打发了,最终徐悲鸿胳膊拗不过大腿,还是同意了。 结婚那天,徐家张灯结彩宾客满棚,所有人都喜气洋洋的,只有徐悲鸿一人心里比黄连还苦。 当徐悲鸿穿着红色长袍,戴着红色绸带,像个小丑一般被一行人送进洞房的时候,还是懵的。 而房里红烛高烧,光影飞舞,新娘子头上盖着盖头,全身僵硬,既欣喜又紧张地等着他过来。 但徐悲鸿很是烦闷地把身上的红绸丢了,之后就往窗边一站,看着窗外发呆。
过了好长的时间,新娘子以为就要这样过一个晚上的时候,徐悲鸿过来了。 先长手一伸,红盖头给掀了,看着长相灵秀,满脸羞涩的徐氏,徐悲鸿的心情很是复杂:自己喜欢自由,可如今被家庭锁住,要和一个素不相识的姑娘躺一个床上,吃一锅饭,以后还一起生儿育女,实在是太可悲了。 而新娘徐氏看着冷若冰霜的徐悲鸿,不敢上前服侍,心里更是怕得要命。还好,过了一会儿,徐悲鸿吹灭了蜡烛,接着双手把她一推,就覆身上去......徐氏心里想:只要他把自己当妻子,那就好。 新婚后没几天,徐悲鸿就再次背着行囊去了上海。而妻子徐氏则留在家,伺候公婆,操持家务。 不久,徐氏给他去了一封信告诉他,自己怀孕了,原以为徐悲鸿会因此而欣喜,没想到等来了7个字:“把这个孩子打掉。” 字字入刀,差点把徐氏击垮,她为此每日痛苦,好在公婆明理,不仅严厉地斥责了徐悲鸿,还在她面前打包票:“你好好养胎,把孩子生下来,这孩子是徐家的种,他说了不算。” 几个月后,徐氏生下了一个儿子,再次写信让徐悲鸿给孩子娶个名字,徐悲鸿取了两个字:劫生。 这个名字一看就不是好名字,尤其是那个劫字,仿佛是被刻上了诅咒一般。 就这样,这个不受欢迎的孩子来到了徐家。他一天天长大,慢慢地竟然遗传了徐悲鸿的画画天赋,4岁时,能模仿父亲的画作,后来徐悲鸿指导他学画,发现他进步神速。 徐悲鸿既后悔又开心,后悔的是,之前对他的不喜欢,开心的是,这孩子实在太优秀了。于是给他换了个名字,叫做吉生。 然而,就算换了名字,也改变不了这个孩子的命运。7岁时,吉生生了一场大病,之后高烧不退,夭折了。 徐悲鸿为此痛不欲生,开始反思自己对家人,对孩子的态度。然而孩子去世不久,自己的发妻因为太过思念儿子,不久也去世了。 这个事情后来也成为了徐悲鸿一生的痛,到年老时都没办法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