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叛逃至苏联的飞行员王宝玉心中很激动,终于能去美国了,岂不知王宝玉刚到苏联,苏联就通知了中国,并达成了遣返协议。被哄骗戴上了眼罩,坐上了飞往中国的图154客机。 1990年8月26日凌晨,克涅维契军用机场的探照灯扫过停机坪,蜷缩在歼-6机翼下的王宝玉嚼着压缩饼干,耳畔回响着三小时前苏联参谋的惊呼“中国人入侵了!” 这个自诩为“自由斗士”的叛逃者不会想到,此刻莫斯科郊外的外交别墅里,中苏特使正就他的命运签署文件,而他视为避难中转站的苏联,早已成为精心设计的囚笼。 王宝玉的飞行服左兜里,始终揣着1987年国庆阅兵的合影。 照片背面用红笔圈出前排佩戴少校衔的战友,那是同期入伍却早他三年晋升的张某。 每次夜航前检查装备,他都要对着泛黄的照片冷笑。 在黑龙江某航空团的十年间,他创下全师低空突防考核纪录,却在1989年提干评审中因“群众基础薄弱”落选。 1990年夏,妻子随军安置的矛盾成为压垮骆驼的稻草。 当团政委驳回家属调入机要处的申请时,王宝玉盯着办公室墙面的世界地图,视线黏在阿拉斯加与西伯利亚之间的白令海峡。 这个痴迷《世界空军》杂志的飞行员,开始用训练导航仪测算飞往安克雷奇基地的航程,却在油量计算时发现必须经停苏联。 8月25日正午,歼-6战机以10米高度掠过黑龙江冰封的支流。 王宝玉关闭应答机,凭借对地形雷达反射参数的熟稔,在苏军N-125雷达盲区画出鬼魅航线。 机身擦过白桦林梢时,震落的雪片在尾流中形成银色飘带,这手绝活曾让他在1985年全军比武摘金,如今却成了叛逃的利器。 降落在克涅维契机场时,王宝玉特意将机头对准塔台方向。 这个细节暴露了他的天真,苏联空防司令部刚因三年前红场飞机事件整肃,此刻值班军官看到机翼下的红星,吓得直接拉响核战警报。 五分钟后,赶来查看的机械师发现舱内俄文版《真理报》,才意识到这是场荒诞的乌龙。 被扣押在基地招待所的王宝玉,经历了天堂到地狱的骤变。 首日他享受着单间待遇,餐食配有黑鱼子酱和格瓦斯,苏联军官甚至送来《星火》杂志解闷。 这种“贵宾礼遇”实为克格勃的攻心术,情报人员在他翻阅的杂志内页夹带纽约时报剪报,渲染美国对“投诚者”的厚待。 次日清晨,情况急转直下。 两名佩枪士兵突然破门而入,将他的个人物品装进印着“外交邮袋”字样的箱子。 王宝玉试图用结结巴巴的俄语申辩时,对方甩出张《中苏领事条约》复印件,第14条关于引渡的条款被红笔重重圈出。 此刻他才知道,自己成了戈尔巴乔夫访华后的首份“外交礼物”。 被蒙眼押上专机时,王宝玉闻到机舱特有的皮革味,这是架改装过的图154客机,舷窗被封死,座椅换成审讯椅。 发动机轰鸣声中,他听见中文广播突然响起“同志们,我们即将抵达伟大祖国的怀抱。” 这种心理震慑手段立竿见影,当眼罩被扯下时,他对着舱内“坦白从宽”的标语瘫软在地。 飞机降落在佳木斯郊外秘密基地时,跑道上十二辆军车围成半圆。 王宝玉被拖出机舱的瞬间,瞥见自己那架歼-6正被吊装进运输机,机翼上用白漆新刷的“叛徒”二字在探照灯下泛着冷光。 这个曾幻想成为“自由世界英雄”的飞行员,此刻沦为中苏外交史上的黑色注脚。 1992年深秋的军事法庭上,王宝玉的辩护律师翻开他私藏的笔记本。 泛黄的纸页写满密密麻麻的航路计算,其中1990年8月25日的记录尤为刺眼“海参崴至安克雷奇,需经三次空中加油”。 这册承载野心的日志,最终成为背叛祖国的铁证。 当死缓判决书送达时,看守发现他在监室墙上刻着幅航线图,从青岛老家到航校的直线距离,恰与他叛逃的航程相等。 这个渴望飞得更高更远的灵魂,终究在起点与终点间画下耻辱的闭环。 而中国空军的心理评估体系,却因这次事件新增了“极端完美主义倾向”筛查项,飞行员作训服的口袋里,开始统一缝制印有心理咨询热线的布标。 王宝玉的歼-6后被拆解进航空博物馆,发动机编号旁挂着说明牌“1990.8.25,航程1100公里,载弹零枚,载油超限27%”。 每个驻足于此的飞行学员都会听到教官的叩问,当战鹰的双翼失去忠诚,再精妙的飞行技术也不过是投向祖国的匕首。 主要信源:(中国新闻网——建国后最后一起驾机叛逃 让前苏联大吃一惊)
1990年,叛逃至苏联的飞行员王宝玉心中很激动,终于能去美国了,岂不知王宝玉刚到
炎左吖吖
2025-05-14 16:16:5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