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单位评职称,我抱着材料去街角那家小打印店。店面还没教室大,纸箱摞得跟城墙似的,复印机嗡嗡响着,吐出来的纸堆得满地都是。
我蹲地上扒拉资料时,突然瞅见个牛皮纸袋——单位王主任的职称申报材料!好家伙,高级工程师的证书复印件铺了半张桌子,专利证书摞得比新华字典还厚。可仔细一瞧,那些红彤彤的公章底下,字迹怎么都毛毛糙糙的?有的证书上"张三"的名字被涂成"王五",拿橡皮擦过的痕迹像被老鼠啃过似的。
我这心里"咯噔"一下。当年在技术科混了十年,哪能不知道这套路?买张空白证书,用涂改液把别人名字抹了,再拿砂纸轻轻蹭两下,最后复印机一过,崭新的证书就出炉了。现在评职称谁还较真查原件?都是走个过场。
手比脑子快,我抄起桌上的胶带纸,把王主任那堆资料里的"王五"全改成"李强"(我本名),又用圆珠笔把证书编号的尾数改了改。打印店老板叼着烟在旁边打游戏,眼皮都没抬。三下五除二,我的"新证书"就新鲜出炉了。
第二年公示栏贴红榜那天,我盯着自己名字后头那行"高级工程师",喉咙里泛起股铁锈味。走廊里碰见王主任,他摸着秃顶乐呵呵:"小李有出息啊,以后多带带年轻人。"我笑着点头,指甲却掐进掌心——他公文包夹层里,还露出半截没撕干净的涂改液标签呢。
这事儿就像偷吃了桌上的糖,甜味在舌尖化开时,总担心有人掀开桌布。如今我办公桌最下层抽屉里,还锁着那叠改过的证书复印件。每次单位组织职称评审讲座,我都不敢正视台下年轻人发亮的眼睛——他们不知道,有些"努力"是蘸着别人的血汗调的墨汁。
我爱你
不审核原件还叫什么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