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曹德旺给妻子陈凤英写信:“我爱上了别人,我要和你离婚,不过我会补偿你的!”原以为妻子会狮子大开口,没曾想陈凤英只提了两点要求,就让曹德旺乖乖的回了家,并将自己名下的财产全部交给了自己。 上世纪九十年代,福建商人曹德旺在美国谈生意时认识了一位谈得来的女性朋友,这位女士既有文化又能干,两人在事业上合作得挺顺当。时间一长,曹德旺的心思就活泛了,觉着家里那个不识字的老婆陈凤英哪哪儿都比不上人家,动了换媳妇的心思。 那时候曹德旺办的福耀玻璃厂正好在美国站稳了脚跟,他家的汽车玻璃在美国维修市场占了一成份额,算得上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早期案例。生意场上春风得意,曹德旺给老家寄了封信,直截了当说要离婚,不过答应给陈凤英补偿。 没成想接到信的陈凤英不吵不闹,就提了两个实在要求:头一桩是把三个孩子留给她,第二桩是现在住的房子得归她。这反应倒把曹德旺给镇住了,让他想起二十多年前的苦日子。 那时候曹家穷得叮当响,曹德旺在外面跑生意,家里全靠这个没文化的媳妇撑着。老母亲生病卧床那阵子,陈凤英端屎端尿伺候了整整三年。 想当初曹德旺也不是啥富家公子,虽说他爹在上海做过买卖,但战乱年月家底早折腾光了。曹德旺九岁才起大名,十几岁就辍学干活,当过挑山工也贩过水果。 22岁那年家里实在揭不开锅,经人介绍娶了隔壁村的陈凤英,新婚那阵子穷得连床像样的被子都没有,新娘子带来的嫁妆后来全换成做生意的本钱。 八十年代曹德旺接手镇上的玻璃厂,全家人跟着提心吊胆,陈凤英把压箱底的首饰都卖了,跟娘家借的钱全填进厂子里。 那会儿谁也不知道这玻璃厂能成气候,可这农村妇女硬是没说过半句泄气话。后来厂子做大了要搞汽车玻璃,曹德旺把房子抵押给银行,陈凤英带着孩子住回娘家老屋,半句埋怨都没有。 等曹德旺在美国动了歪心思那会儿,家里其实早就不愁吃穿了,根据福耀集团公开的招股书,1993年公司上市时市值已经过亿。 可陈凤英还是住在老房子里,平时连件像样的衣裳都不舍得买。听说丈夫要离婚,她既没要公司股份也没提分家产,就惦记着给孩子留个窝。 这档子事后来被曹德旺写进自传里,他说那天晚上对着离婚信翻来覆去睡不着,想起办厂最艰难那几年, 有回出门谈生意把家底赔个精光,回家时陈凤英不但没责怪,还给他煮了碗热腾腾的线面。又想起有年发大水,厂里机器泡了水,是陈凤英带着工人媳妇们连夜排水救设备。 后来曹德旺给那位红颜知己去了封信,把话说开了,转头就把名下房子存款全过户到陈凤英名下,连公司股权都做了公证。这事在福建商圈传开后,好些老板笑话他怕老婆,他也不恼,逢人就夸自家媳妇是旺夫命。 要说这陈凤英也真不是寻常妇人,福耀玻璃做到现在全球数一数二的汽车玻璃供应商,公司总部档案室还存着她当年手写的账本。虽然歪歪扭扭的字迹比不上专业会计,可二十年间的进出款项记得清清楚楚。 现如今老两口早过了金婚年纪,曹德旺出门谈生意还常带着老伴,虽说陈凤英听不大懂那些商业术语,可只要她在旁边坐着,曹德旺跟人谈价钱心里就踏实。 有回接受电视台采访,主持人问他成功秘诀,他指着旁边打盹的老伴说:“要没这个不识字的老太婆,我曹德旺早让人坑得裤衩都不剩了。” 信源:中国国情——曹德旺《心若菩提》:我和妻子从年轻到白发都黏在一起,是一种血脉相连的感情
跟朋友聊天,我无意中说我们一家三口出去旅游只开一个标间双床房……朋友惊讶的发
【34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