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北周女士移植了自己7岁儿子的肾,最终重获新生,而她的儿子却离开了人世,儿子生前最后一句话:我是妈妈的男子汉,我死后让妈妈替我活着。 2011年,周璐因为持续咳嗽、头痛多次就医后被确诊为尿毒症晚期。当时周璐的主治医生给出了 两个选择:一个是长期透析,另一个是肾脏移植。 但周璐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她选择了每周进行透析治疗,希望能够陪伴自己的儿子陈孝天长大成人。 然而,众所周知透析的过程是痛苦的。 与此同时,还因为周璐的血管过于细小,医生不得不在她心脏的附近植入导管,所以每次透析治疗都伴随着剧烈的生理煎熬。 不过命运并没有因此放过这个可怜的家庭。 2012年,5岁的陈孝天频繁摔倒、头痛,检查后被诊断为髓母细胞瘤,这是一种恶性脑肿瘤。 尽管经过手术和放疗,陈孝天体内的癌细胞仍然在2013年底扩散到了全身。 当时医生无奈宣布,陈孝天的生命仅剩下最后三个月。 面对儿子的绝症,周璐曾经放弃了自己透析以及筹集治疗的费用,但最终还是无力回天。 在陈孝天双目失明、瘫痪在床的最后阶段,奶奶陆元秀提出将孙子的肾脏移植给儿媳。 这一提议起初遭到了母亲周璐的强烈反对:“我要让我的儿子完完整整地离开。” 而事情的转机是出现在一次病房的对话中。 奶奶问陈孝天:“男子汉该做什么?”他坚定地回答:“保护妈妈,她生病了,我要救她。” 就是这句稚嫩却无比坚定的承诺,成为打破僵局的关键,周璐最终同意配型,结果也显示母子肾脏 高度匹配。 2014年4月的一天凌晨,陈孝天因为脑死亡离世。 随后,他的左肾移植给了周璐,右肾挽救了一名21岁的尿毒症女孩,肝脏则拯救了一位27岁的肝硬化患者。 手术之前,周璐静卧在病床上,默默等待儿子的死讯。 她之后再回忆那个场景,她是这样描述当时的自己:“众人都在期待新生,而我却在等候儿子的死亡通知。” 就这样,陈孝天的遗体被捐赠用于医学研究,成为荆州市第17位遗体捐献者。 当地的武警支队为此为陈孝天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入伍仪式”,圆了他生前的军人梦。 移植手术成功后,周璐的肾脏功虽然能逐步恢复,但她内心的创伤却始终难以痊愈。 在术后初期,她因为过度悲伤出现排尿障碍,需要二次手术矫正。 后来在康复期间,周璐时常抚摸左腹,仿佛这样就能感受到儿子的存在:“他的生命在我身体里延续,我必须替他好好活着。” 2014年5月,是陈孝天的“五七”祭日,周璐首次来到儿子墓前。 此刻,陈孝天的墓碑之上镌刻着“湖北好人候选人”字样,四周满是市民自发敬献的玩具熊与千纸鹤。 此后,周璐也自愿加入了荆州市红十字志愿服务队,致力于器官捐献宣传,她说:“我的命是儿子给的,我要替他去帮助更多人。” 陈孝天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广泛讨论,毕竟公众都被陈孝天这“一命救三命”的人性光辉所震撼。 但陈孝天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7岁这个天真烂漫的年纪,但他的肾脏仍然在母亲体内工作,肝脏和 另一颗肾脏继续守护着陌生人的健康。 母亲周璐也在采访中曾经说过:“我每天摸着左腹,就像怀孕时感受胎动一样。这是天天留给我的礼物,也是他最后的拥抱。” 可以说,这场生死交接超越了医学和伦理的范畴。当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死亡就不再是终点,而是对人性光辉的永恒见证。 信息来源:央广网——湖北捐肾救母男孩离世 妈妈含泪接受换肾手术
2014年,湖北周女士移植了自己7岁儿子的肾,最终重获新生,而她的儿子却离开了人
清风徐来舞
2025-05-15 11:25:2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