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浪泉信用社发生持枪抢劫案,被抢走了一批一角新钞。很快,有人在饭店吃饭

梦想者的思考 2025-05-15 11:44:34

1985年,浪泉信用社发生持枪抢劫案,被抢走了一批一角新钞。很快,有人在饭店吃饭,花了这些被抢款。经过饭店女工作人员回忆:“一个像是我中学同学,同级不同班。”找到学校,学校老师却讲:“他正准备高考呢。” 1985年阴历年三十,临汾公安局接到报案:“3个持枪歹徒闯进浪泉信用社,将工作人员控制住后,从保险柜抢走了一批一毛新票。”持枪歹徒又犯案了?为什么说“又”字呢?之前尧庙商店就发生了一起蒙面歹徒持枪抢劫案。 事发当天晚上,3个蒙面歹徒手持2把枪以及一把日式军刀,闯进了尧庙商店,将店员控制住后,将营业款洗劫一空。时隔不久,这几个胆大包天的歹徒再一次犯案,第二次还没有蒙面,他们明显在挑衅着警方。 很快,警方将排查的地点集中在尧庙附近(歹徒第一次抢劫蒙面,应该是怕人认出来),果然有了新发现,一个小饭馆的老板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几天前,两个年轻人来喝酒,结账时拿出一大把新钞票,全部都是一毛一毛的。” 请老板找来十几张新钞票,仔细一对比号码,正是浪泉信用社的被劫款。然而这两个人到底是谁呢?饭店的女工作人员表示:“警察同志,他们其中一个我认识,特别像我的中学同学,只是同级不同班。” 于是,众人一起去到中学,请老师找来那一级的毕业大合照,请女同学(饭店女工作人员)辨认。女同学仔细看后,指着合照上的一个人,讲:“就是他。”警方准备开始抓捕行动,谁料学校老师竟讲:“怎么可能?这个学生老实勤奋,如今正准备高考呢。” 警方秘密调查了一下,果然如此,这个学生从小就是乖孩子,别说持枪抢劫了,可能连枪都摸过。应该是女同学思维上把记忆中的人,和某些相似的人认重了,是不是劫匪当年没有参加大合照?询问了老师后,老师讲:“当年,有两个调皮捣蛋的孩子还没毕业,就不读书了,因此没有参加合照。” 确认了两人的姓名,警方找来这两个人的照片,请女同学辨认。看到一张照片,女同学立即讲:“就是他,陈文洋。”当即,警方采取了行动,去往陈家抓捕。谁料扑了一个空,一问陈家人,才知道:“陈文洋去北京打工了。” 陈文洋手里可有枪,流入首都北京,将会造成多大的危害。公安干警一刻也等不得了,立即报告上级,坐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好在就在丰台车站,临汾警方堵住了陈文洋,将他押解回临汾,避免了更大的危险,令陈文洋一伙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0 阅读:1022

猜你喜欢

梦想者的思考

梦想者的思考

梦想者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