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宦官一直给人的形象都是反派? 看看明朝大奸臣刘瑾,把持朝政三年不到,主要干了哪些事: 1,裁革冗官。 正德二年二月,裁掉了包括陕西三边总制在内的一百二十四员。三月,裁掉了天顺之后增加的通判等官四百四十五员。正德三年中,革除了云南,贵州,山东等处的十一个巡抚,又裁掉了部分地区增设的县丞,主簿,以及个别少数地区的流官。 2,抑制恩荫。 刘瑾缩小了文官,勋戚的加赠范围,正一品和从一品要有政绩才能加,勋贵必须有军功才能加。并且严格官员的恩荫标准。 3,外放京官。 主要是翰林院,就是让翰林院这帮搞学问的,外放到地方去当官,积累地方经验。 4,惩治闲散官员。 正德三年五月,考察天下官员,令致仕十八日,冠带闲住三十三人,变成庶民五人。其余凡是不合格的,要么体罚,要么致仕,要么为民,要么降级。 5,惩治贪污。 这个就非常多了,光是因查账,马文升刘大夏就被罚了不下几千石粮食。正德五年之前,明实录里面动不动就是谁谁谁,被罚一千五百石,一千石,谁谁谁,五百石,三百石,等等。要么就是查到哪儿,贪腐严重,涉及多少多少官员。比如正德三年十月,查湖广,拖欠十九年税粮,六百二十七万石,涉及包括历巡抚在内的一千一百八十二名官员。 6,调整科举名额。 因为历史遗留问题,明朝的文官主要还是来自南方地区,所以为了政策上扶持北方,正德三年,刘瑾把陕西的乡试名额增加三十五人,河南增加十五人,山东增加十五人,山西增加二十五人。正德五年,裁减江西五十人。除了乡试,还调整了会试。原本属于中卷的四川,增加十个名额,并入南卷,去挤兑闽浙赣的名额。原本的其余中卷地区划入北卷,然后北卷和南卷名额都定位一百五十人。 7,清查钱粮。 正德二年开始,刘瑾组织了大批的官员对宣府,大同,宁夏,四川,贵州,湖广,辽东,甘肃,延绥等地的粮草,马匹进行大规模盘查,涉案官员就是逮问,下狱,革职,充军,罚米等等,比如刚刚说的正德三年十月。 8,严禁盐商囤积。 正德三年,刘瑾上奏,请求派遣科道官监督运司官员,将商人囤积的盐引变卖,财产充公。 9,清丈土地。 因为到了正德年间,镇守官员包括文官,武将都在侵占官田,导致边镇的屯田子粒大幅度减少,仅辽东一地,屯田就比永乐年间少了一万八千多顷,屯田子粒少了四万六千多石。所以正德三年开始,刘瑾派遣官员,清丈边镇屯田,追讨欠。并且尤其是对对镇守官员的庄田进行清丈。然后严格规定镇守官员的土地标准。 10,增加军官考核。 在刘瑾的主持下,勋贵子弟继承爵位需要送武学,考核武艺,三年学不出来 还要降爵。不仅勋贵,各个地方应当承袭的世袭军官们也要考核弓马武艺和文化课。这刘瑾不是妥妥的反贪先锋?大家自己搜一下,里面对于刘瑾改革的负面影响写得非常的苍白。 总之就是单纯的泼脏水,什么刘瑾受贿啊,设特务机构内行厂啊,滥用罚米法大规模罚人,提升镇守太监的权力什么的。没有皇帝的默许,刘瑾敢搞这么多?!
整体看,明朝的太监基本上是皇 帝的代言人,很多事情都是按照皇 帝的意识办的,是和文官集团对抗的。而且皇帝基本上一道旨意就能消灭宦官集团。
判断历史人物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抑或是功过相抵,要从全面整体的角度和广大百姓的立场去判断,不能光看他某一个方面或一两件事。像刘瑾,不可否认他确实是做了一些好事,也不可否认他是在替皇帝干脏事,但他自己出于个人私心,也确实干了太多的坏事(而且很多还是背着皇帝干的,并非所有的坏事都是皇帝授意或允许他去干的)。别的且不论,光是他被捕后,从他家里搜出来的金银珠宝就多得惊人(这绝不是有人去栽赃他,毕竟没有谁能够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金银珠宝放到他家里去栽赃他),原本对他还抱有一点同情心的正德帝,见到他的家财后,也不由变得妒忌狂怒起来,立即下令凌迟处死刘瑾。
就体验一下
没办法,谁叫文人掌握了话语权呢,只要不合他们心意的,就用春秋笔法、各种抹黑。
夏日的色彩 回复 06-29 04:41
孔家地位太虚高了
就体验一下 回复 夏日的色彩 06-29 21:12
可不只是孔家被捧的太高,其实是孔子被捧的太高。儒家思想也就百家争鸣中的一家,其实还不如其他几个有影响的学说。
上善若水
说实话,明朝的一大批文人自己不交税,不干人事!结党营私!比起很多宦官还不如!特此是东林党人
用户14xxx09 回复 07-20 10:11
晋商也是堪比东林畜生党的货色,给鞑子走私各种物品
岁月无情 回复 07-13 20:00
你们这种白痴,一边说文官集团架空皇帝,一边又说太监的权力来自皇帝随时可以收回去,那她妈的皇帝到底是有权力还是空架子?被架空的皇帝还能给太监撑腰,让太监对大臣生杀予夺?甚至还搞到号称九千岁?文官集团真有那么牛逼,于谦会死吗?张居正会死后被抄家?跟个沙币一样
dennyzhan
宦官针对的是士族、文官集团、世家门阀,这些人会编书,会颠倒黑白,看崇祯皇帝结局就知道了。
轻风春雨
凡是改革就会动既得利益的奶酪,历史上的商鞅,王安石等都是以奸臣面貌记录的
傻子太多了 回复 一笑 06-21 02:39
仁宣能比得上成化?仁宣两个皇帝让文官一步一步做大才得了一个仁宣之治。
一笑 回复 06-09 11:55
前五不错了,太祖太宗,仁宗宣宗,其他都没有可比了。
烟雨江南
哎,原来史书也不讲真话
用户13xxx42 回复 05-17 19:15
怎么,那你让不识字的大老粗编历史?
就体验一下 回复 05-16 19:53
政治正确
三碗
明朝文人前期还好,骨头硬,不畏强权,后期就算了,大明亡了他们没少责任
kannimeiasb 回复 07-12 00:54
于谦后人高官厚禄,于谦也是名利双收,张居正后人也一样,能人多的是但是平台就没这么多,相比满清总督就因为乾隆老婆死了,偷偷理了个头发就被抄家砍头完全是家奴一般,年羹尧岳宗琪福康安名将这些被清算名声还要被搞臭,对明朝吹毛求疵对满清视而不见
无聊的人 回复 07-12 10:22
前期还好,著名的南北榜案就是那帮文人,觉得老朱快不行了,乱搞,可是他算错了老朱即使老态龙钟刀还是很快的
不吃莴苣的河童
宦官是家奴,主人倒了,他们什么金钱地位都没了,只要有点脑子就不会挖主人家的墙角,而大臣呢,反正只要捞钱的事都干,三国的时候就说的很明了,大不了换个朝廷做官,而孙权你只有死路一条
用户10xxx04
历史文官写的,有利的人写好,对其不利的还想咋地[滑稽笑]。史记有些地方都带感情色彩写(比如李广单篇,卫霍合著),其他更不用说了,少黑点算手下留情[开怀大笑]
用户10xxx26 回复 06-05 08:16
有没有可能人家就是把真事给写出来了,你可以去了解一下匈奴的制度和军队编制,你就知道匈奴到底有多恐怖了,卫青和霍去病对匈奴的打击最多只是伤了皮毛,连伤筋动骨都算不上,汉武帝要是真的只靠卫青,霍去病才能打赢匈奴的话,那汉朝早就亡国了。
用户10xxx26 回复 06-05 08:31
人家写的是事实好吧,卫霍就是汉武帝硬捧起来的,具体参考一下漠南之战,卫青作为统帅带着10万骑兵外加2万步兵,打右贤王部3万骑兵斩敌15,000人。就这战绩你别说作为名将合不合格了?你作为一个将军合不合格?司马迁就差没明说了我上我也行
木公
整个清朝就雍正被骂的最惨,不也是同理!
benton
其实皇帝,与宦官,平民有利益共同点,与贵族士大夫也有部分利益冲突,因此很多削弱贵族利益而有利平民和国家的措施被士大夫污名化了
用户10xxx30
明朝有几个大太监还是很牛逼的,刘瑾的改革,汪直的成化犁廷。至于说锦衣卫和两厂的构陷忠良,他本来就是干这个事的,而且明朝那些官员的尿性,能有几个是真冤枉的。
大实话 回复 05-16 12:37
还得加上郑和,可惜的是后来航海图全被烧了。。。然后历史评价很高的冯保,没他支持张居正,还想续命几十年?只怕是万历就亡国了。
试试就逝世 回复 06-05 12:36
明朝的太监除了落地秀才自阉入宫的王振,其余的都是帮着皇帝维护大明,虽没深受儒教熏陶,但办出的事比儒门的实在,别说什么祸害忠良,真要是忠于皇帝早投身阉党了,被厂卫迫害的八成是儒门忠犬对抗皇权
别爱发
就是刘大夏烧掉郑和航海图。
小白 回复 06-10 22:24
纯属谣言
Cu 回复 07-10 10:53
没烧,而且卖给了红夷商人,直接导致欧洲航海技术崛起 催生了大航海
风清扬
你信吗?我不信!难道宦官集团还有啥政治追求吗?如果文官集团多少要点脸面点缀的话,宦官集团就是完全不要脸,宦官集团属于单纯的利益集团,没有一点政治追求,他们没有执政合法性,只是依附皇权存在,所以他们只有一个追求,把皇帝伺候好,别的都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
傻子太多了 回复 05-16 10:10
明朝的宦官是皇帝推出来跟文官打擂台的,英宗的王振宪宗的汪直武宗的八虎天启的魏忠贤,嘉靖特殊一点他是用文官压制文官,不过也有宦官在后面看着。大明从英宗继位开始就是皇帝跟文官外戚争夺京城的兵权,这方面搞得最好的就是宪宗武宗,都是用边军换京军。
Wilinda 回复 05-17 14:52
大明宦官自小就与皇子一同接受教育,只是专业方向不同。宦官文化教育主要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服务。
用户17xxx98
明朝的税本来就是最低的 那些文人还各种找漏洞不交还搞土地兼并 明史都是投降满人的文人为了黑明朝写的都没几个太监特别坏的 可想而知太监总体是什么样 文人总体是什么样了
用户18xxx84
你也要提供这些材料的档案出处才行
徐一冲 回复 05-19 09:08
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息息相关,告诉你怎么做一个人,而不是只尊从丛林法则的人
呜哇呜哇呜哇 回复 徐一冲 05-19 14:16
不好意思,我信法家。
nullein
太监是皇权的延伸,他做的这些事都是皇帝授意的,打击地主阶级,得罪了士绅豪强,皇帝压不住了就被拉出去剐了!都是套路!
黑夜启始
但凡历史上那个王朝中后期被文官黑的跟碳一样的,肯定是动了读书人的利益
盲虫
文人标榜清高。实际坏腐入骨
用户10xxx71
小仙女就是从积极发言开始掌握的话语权
一棹烟波
当皇帝斗不过士大夫时,最好用的就是宦官。因为宦官从生理和心理上都是有残缺的,只有依附皇帝才能获得一些自我认同,而且宦官通常没有家庭,做事不会畏手畏脚,所以对皇帝绝对死心塌地。更重要的是,一旦士族反弹激烈,皇帝可以用宦官来当替罪羊。而如果宦官坐大,皇帝可以杀掉宦官亲自掌权,还能安抚士族,笼络人心。
用户10xxx92
明朝君权相权争夺严重,从大礼仪和三大案可见一斑。宦官只是君主的家奴,是干黑活来削弱文官权力,当然中饱私囊而失控也不少。在文官口中当然就是十恶不赦了!
受了内伤的冰
除了个王振,明朝那些被骂的太监,什么刘瑾,魏忠贤等等都比那些既得利益的蛀虫好太多太多,也许手段用的粗暴了些,但是对于整个明朝的发展绝对是有益的,而那些蛀虫才是真正的让明朝灭亡的原因
华哥 回复 06-05 19:51
叫门天子受此奇耻大辱,几乎身死都没有怪罪王振,你不觉得其中大有问题吗?如果你是明英宗,你不诛他九族就算好了。而且明朝的历史本来就有问题。我怀疑一下怎么了?土木堡之变本来就疑点重重,在自己的领土几十万大军被人包围,这里面没有鬼的话说出去都令人难以置信!
Cu 回复 华哥 07-10 11:05
没错,土木堡前后打了一个月,在长城里边,离北京也非常近 肯定每天都派兵去求援 但是从头到尾没有任何援兵到来 这究竟是为什么
孽龙之相
明朝后期文人权利之大,皇帝甚至可以说是文人手下的狗,只要不满意的,直接杀了或者易溶于水
潜望镜
儒家误中华
潜望镜 回复 05-27 18:55
改良的法家更适合中国
苦逼得很快乐 回复 06-05 10:05
像欧洲那么多发达国家啊
卫星云海
都是皇帝想干又不敢干的事情
打坏公司
与国有利,得罪文官利益集团,它们的嘴巴毒着呢
用户10xxx86
此文观点来自《明实录》,那么,作者是文人还是武人?抑或是太监?
用户14xxx98 回复 05-16 23:29
《明实录》不是一个人写的,它主要依据皇帝起居注、朝廷档案、奏疏等原始文献,由翰林院派人整理。你可以理解为是还没有经过大量删改的历史档案。经文人之手不假,但是无数小官记录的文档,还没来得及有目的的大规模删改。
用户10xxx86 回复 用户14xxx98 05-17 16:39
我就问文人写明实录还是武夫丶宦官来写。明实录既然可信,是不是就不是文人所著?如不实,才更能证明文人之可恶。
微微一笑很倾城。
各位百亿霸总,大长腿美女,万一哪天你们穿越明朝了,你们逮着东林党杀,把东林党杀绝了,国家就富强了[大笑][大笑]
小小咸鱼翻身 回复 05-16 13:09
逮着晋商杀,完全没问题啊
也许大概似乎是 回复 05-16 13:55
古代文人,又不是科学家,就是研究八股文的
鹭岛风云
一群自封史学家在这狂飙自嗨,来来笔给你们,历史由你们书写!
用户75xxx69
对文官集团用年轻人来对付特好
天空云
因为宦官的对立面是文官,而历史都是文官书写的
FEI
因为历史书是“读书人”写的啊,天生和太监(某种意义上代表皇权)是对立的。
用户15xxx97
历史是文人写的
一别不回
太监这个群体,第一必须依附于皇权,第二可以一定程度上算是底层人民的代表,毕竟但凡过的下去男人不会选择切一刀吧。
jh15-4
相比唐朝太监一手遮天架空皇权甚至废立皇帝,明朝太监基本都在皇帝掌控下,尽管有些有权势但基本就是皇帝为平衡权力或在外办事的代言人
星星之火
说出来,别人可能都不信,刘瑾是明朝第一个改革家(名义上是),后来的嘉靖新政,隆庆新政,万历变法,都借鉴了刘瑾的改革!
宇文沧海
给宦官洗白……?
柔情似水 回复 05-16 18:11
政治就是这样,没有对错,没有正邪。所以脏的很。还有宦官从来都是皇权的延伸。当皇帝感觉帝国不稳,权力不牢的时候,就会通过扶持宦官来和文官,勋贵,军功等集团来打擂台。通过一系列手段和方法来达成自己集权的目的。不过对皇帝要求很高,不然就不会那么多人失败了
用户11xxx99
人都有两面性,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只是看做的好事多还是坏事多。以及
长风
剑桥隨唐史对李林甫评价也很高,令我大开眼界。角度跟正史完全不一样啊!
爱我所爱
净做得罪人的事情,怎么会有好评呢?
斌斌
连魏忠贤也洗白了,更向况刘瑾。
7分努力3分佛系的青年
刘瑾本身就是巨贪
长风
剑桥隋唐史对李林甫评价也很高,令我大开眼界。与正史视角完全不同啊!
老子论道上帝小儿
文人误国。宦官只是皇帝的工具人。
鹭岛风云
按评论区的各位史官的说法,历史应该是倒着写,黑应写成白,白写成黑,都个人才啊,感情刘公公是各位的祖上,牛是真牛!
陽駟爺
莫全部都栽在宦官头上,金銮殿上坐着的才是主使。
用户10xxx85
明朝亡于那些贪腐的官员
征途
历史上最难当的皇帝就是大明的历代帝王!!!!文官势力大,动不动就(死谏),要让皇帝当(昏君)!!!!
用户11xxx71 回复 07-09 18:37
还有落水,红丸等
三冬暖
没有后顾之忧或者把事做绝的人。
种花人
史书由谁书写?太监妨碍了谁的利益?
云中漫步
小编莫不是太监后人,这么费劲地为太监洗白?
非老猫
[得瑟]呵呵,还有洗太监的,这怕是洗鸟御史都混不上吧?马东升刘大夏要是被罚了俸赌气不干了,估计刘公公足以保大明边境清平[得瑟][得瑟][得瑟][得瑟]
用户40xxx46 回复 05-17 22:25
你他么是不是傻,成化帝手下最能打的要么是太监,要么是不受文官集团待见的比如说王阳明的偶像王钺。兵部就是摆设,知道为什么会被文官骂纸糊的尚书,泥塑的阁老吗?那是成化人家自己会玩,绕开了外朝的制约,它玩成功了,被黑,后面还有一个没玩成功的叫朱厚照,一样被黑。
非老猫 回复 用户40xxx46 05-18 17:03
[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最能打的是太监?[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来,举例说明一下[得瑟]我记得郑和没活到成化年吧?
李黑刀笔叨
历史是文人书写的,宦官是和文官争权夺利的!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因为皇帝菜,所以想把所有问题推给太监!
相忘江湖
皇帝就没带好头,其他人怎么可能好?
查无此人
古代所有王朝的掌权太监都是皇帝为了对抗文武官员集团而扶持起来的,因为官员一体早前扶持外戚勋贵但是这些人一上台跟官员们没两样把持朝政糊弄皇帝,皇帝们反应过来后扶持太监就成了最优选择没有地方根基又不跟外朝大臣深度勾连又是身边最亲近的人太监的特性决定他们只能紧紧的依附皇权
用户47xxx31
你得知道历史是谁写的。而且宦官也就这些作用了,但它们的破坏性大于建设性
用户34xxx64
东林党最坏
闲来无事
是谁教太监读书识字的?内廷贯彻的是皇帝的意志,但聪明的皇帝不会上第一线。扶持一个可控的太监才是最佳选择,做的最好的是天启,九千岁其实干的很漂亮。
左手折叠椅01
你以为是刘瑾这个太监干的?是人都能看明白,这分明是皇帝借太监手做的。
绯红星星
照你这说的刘瑾要真干过这些事那他不被人整倒在狠狠收拾才有问题[抠鼻]俗话说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这是不共戴天之仇
周情孔思
刘腌该死,有辱斯文。我大明文官,两袖清风,铁骨铮铮,视金钱如粪土,查我大明文官的账,这是大逆不道的事,这是蓄意报复,这是昏庸无道。
南若妖
因为皇权控制一切,天然地反人性
用户12xxx22
都不是好鸟,可惜话语权在文人手中,黑锅都是宦官背了。
我是他朋友
明朝太监权力大,但是皇帝不喜欢你,一句话就没了。说白了,不过是皇帝的替罪羊[抠鼻] 明朝的太监和唐朝的区别可大了。
059狂饮吨吨桶
历史自有后世评说,几百年后指不定史书学什么讲什么呢
用户10xxx25
看评论发现,懂历史的不少,懂历史的不多。
清风不识字
太监依附皇帝,太监好=皇帝好,皇帝被奸臣蒙蔽,皇帝被士绅拖累,皇帝被……皇帝简直是小白花,笑死了
用户10xxx52
因为文官比太监更坏万倍
超载
怪不得文官要他死呢
箭竹之翼
为了权和钱,文官集团连朱厚照都干掉了,何况刘瑾
百迟
所以太监都是好的,大奸是忠,明清文官都可以杀了
蒋天庭
其实,查一下就知道了,刘瑾也是做了不少实事的,你可以说他目的不纯。不过他做的事动了太多人的蛋糕。推行不下去,而且手下没人。不像魏忠贤,大权在握,手下子孙爪牙一大把,能做事,也贪污,但是至少他能搞到钱。
用户10xxx57
和赵构一样,岳飞是他想杀的,秦桧是背锅的。
用户10xxx58
写史书都是文管
龍的心
不整治不行了
一杯相思
太监本来就是皇帝与大臣作战的工具,太监所做的都是皇帝示意的,必然会触碰大臣利益的行政措施。
年少何必多愁
小时候会觉得外戚 宦官集团就是坏家伙,现在不这么认为了 😁😁😁 因为最坏的人总是笑到最后嘛
hellonmbdkittyy
再坏的人,也会干几件好事的,再好的人,也会干些坏事的。
颜维
你们把人家给阉了!还指望一个身心残缺,终生痛苦之人,能干出什么善举!
淡出。视线√
这么说吧。宦官是寄生虫,东林党属于水蛭。一个是和宿主共生,一个是把宿主吸干
用户10xxx79
文盲没有话语权啊………
永不放弃
所谓宦官就是皇帝的秘书,或办公室主任啥的……脏活儿累活儿不少,骨头给的也不少,最终还是锅也大
恐高的鸟
真的假的不了,假的真不了。在这翻案,你这些数据有没有出处依据
用户10xxx92
臣官是秘书,大臣是高级打工仔,世家是股东
真的假不了
在清流的嘴里,凡是非我族群。皆敌人
June屿
这是妥妥的的改革派?历史真相到底怎么样?
用户15xxx95
东林党
奥古
明朝是汉族政权,为了平衡文官集团就只能重用宦官!而清朝是少数民族政权,文武官体系天生就分成汉族与少数民族,相互制约,所以就不必再重用宦官
tb3013252_2012
没有蛋子的人,死后谁会给他面子,所以说要有儿子
性感嘴角的柔情 °
明朝中后期,南方富裕,土地肥沃鱼米之乡,但大多田地都被文官集团私占,还不纳税,北方连年干旱,年年欠收确被东林党忽悠加税,朝廷还又两线作战,国库空虚,时间长了哪有不败的道理
用户15xxx35
到了中后期锦衣卫也是被文官渗透成筛子了。
用户11xxx44
说实话,脑残就不要读书了!
用户14xxx10
抄家啊,东林党多有钱啊,李自成就抄了几仟万,看过周星驰的鹿能记就应该知道抄家大头谁拿了[开怀大笑]
Benimaru
其实最简单的原因就是:史官祖上或者师承必是大多是朝臣,且一定不会是太监,所以太监只有和朝臣相处融洽的才可能在史书上留个好名声
琁嗲
明朝撤掉了御史台,相当于皇帝拿掉了对自己的最后一点点限制;成立了各个特务组织,监察百官监察天下,武将边缘化,还用宦官与文官争权,这是要权力大一统;大兴文字狱,用“改良”后的儒教驯服天下,奴役百姓,这是要思想大一统。 越专制就越腐朽,所以宦官凭借着皇帝多出来的一点点信任,权力大得惊人。包括郑和,大家只说郑和下西洋多么了不起,多少人知道他下西洋花了几千万两,比当时全国一年的税银还要多? 这种政治上的腐朽层层传递,所以,明朝是彻底的外强中干。
weik 回复 07-01 15:15
历史书上对郑和的称赞记载你都不看,却看那些恶心小人对中国最伟大的大航海时代的恶意抹黑,这就是中国大航海时代没有持续下去的原因。当大英帝国、西班牙王国、葡萄牙王国的舰队在世界横行抢世界地盘时,中国清朝就是被你这种愚人的思想统治的,井底之蛙,导致中国落后世界200年。
用户11xxx71 回复 07-09 18:35
明朝大兴文字狱?你串台了吧。
用户33xxx36
刘瑾是皇帝的刀
青史成灰
朱熹之前儒是儒学,孔子是先贤;他之后是儒教,孔子是神了。后面儒家就不干人事了
Cu 回复 07-10 11:07
儒家从来都不干人事,儒 是职业哭丧人的意思
寂寞网混
三保太监郑和
破碎之都
刘瑾也许干了不少坏事,但大明的文官集团确定没干过好事
老贱君
还是太便宜刘大夏了。不是说建宝船出洋劳民伤财吗?披着伪善的外衣贪腐,这货就该凌迟
蒙面混社会
明朝特点:统治阶级内部分裂严重,皇帝和大地主矛盾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