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和周作人闹翻,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场谁都没想到会这么决绝的兄弟分裂。 19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2025-05-15 13:40:22

鲁迅和周作人闹翻,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场谁都没想到会这么决绝的兄弟分裂。

1923年,周作人突然甩给鲁迅一封绝交信,兄弟俩从此老死不相往来,连鲁迅的去世,周作人都没去看一眼。

很多人问,这两位在五四时期并肩作战的文化人,到底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故事里,除了这两兄弟,还有一个绕不开的人物——羽太信子,周作人的日本妻子。

鲁迅当年对这个弟弟是倾尽全力地照顾,1919年,他用自己的稿费和积蓄在北京八道湾给兄弟俩买下了一所四合院。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一家人住在一起,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为了让周作人一家生活更方便,鲁迅主动把管家权交给弟妹羽太信子,还贴补日常开销,按理说,这是仁至义尽,但问题就从这里开始。

羽太信子一手接管家中财务后,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她买的是日本货,雇的是日本仆人,生活方式全套日本化。

家中请的那个管家徐坤后来被鲁迅抓到贪污,亏空账目,鲁迅几次劝羽太信子节约点开支,对方都不当回事。

家里人越请越多,花销越来越大,鲁迅的经济压力也越来越重,他自己都靠变卖老家绍兴的祖屋来填补家用,过得紧巴巴,但每个月还是得贴补周作人一家。

说句不好听的,鲁迅掏钱掏到心寒,他觉得自己在外奔波写稿,赚的钱一进门就像倒水似的流出去,而周作人呢,却总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他没跟鲁迅吵,也不提节俭,甚至帮羽太信子撑腰,成了她的靠山,兄弟之间的权力天平,已经悄悄地变了,鲁迅是出钱的,却说不上话;羽太信子是花钱的,却掌控一切。

事情真正变味,是1923年那一桩所谓的“偷看洗澡”风波。

羽太信子找周作人告状,说鲁迅偷看她洗澡,这事有没有发生,没人知道,但鲁迅的日记上毫无记录,按他的性格,有什么都会写下来。

更何况,他们住的四合院格局并不允许这种事轻易发生,当时鲁迅正在写作,一直忙到深夜,他对这桩事感到莫名其妙。

但周作人听信了妻子一面之词,没有质问、没有沟通,直接写信给鲁迅,断绝兄弟关系,信里措辞冷漠,说“以后不愿意见面”。

鲁迅收到信后大为震惊,没想到一件连影都没有的事,会成为兄弟翻脸的导火索。

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羽太信子和周作人之间,已经筑起了另一堵墙,把他这个哥哥彻底挡在外面。

搬出八道湾以后,鲁迅彻底断了和弟弟的联系,他从此没再踏进那座院子一步,老母亲仍住在原来那边,鲁迅每次只能托人送东西,连见面都不方便。

羽太信子不但把院子管得像日本家宅,还规定孩子说日语,吃日本饭,用日本礼仪,她甚至公开告诫自己的孩子“不要去大爹家拿东西”,把鲁迅看成了家中的“异类”。

在鲁迅看来,这不仅是家庭矛盾,更像是一种文化侵蚀,他曾在日记里写过:“我叫用黄包车送去的钱,敌不过他们用汽车带走。”这话虽短,但极有分量。

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经济支持被当作理所当然,却没有任何回馈,连他在八道湾放置的书籍,也被当废纸卖掉,文化、尊严、感情,都一点点被掏空了。

1925年以后,鲁迅陆续写下《伤逝》《弟兄》《铸剑》,这三篇作品都可看作他对这段兄弟裂痕的隐喻。

《铸剑》中那个“黑衣人”沉默寡言,最终沦为暴力工具,很多人都认为是对周作人的写照。

他没有正面批评弟弟,但字里行间透着寒意,鲁迅这时候早已死心,写作是他唯一的宣泄出口。

周作人这边,倒是沉默得很彻底,整整十三年,两人没有任何交流,鲁迅病逝前,身边的朋友建议给弟弟写封信,说不定还能和好。

鲁迅摇头,说:“他不会来了。”果然,鲁迅去世那天,周作人并未出席葬礼,人走茶凉,兄弟情也随风散了。

这段兄弟决裂的背后,是复杂的人际网络和文化冲突,羽太信子的影响已经不仅是一个家庭主妇的层面。

她和妹妹一起,构建起周家内部的“日本派”,而鲁迅母子成了“外人”。

信子的日本背景、生活方式,以及她在家中近乎绝对的控制力,使鲁迅彻底失去了作为“长兄”的位置。

再加上思想上的分歧也越来越明显,鲁迅主张战斗,敢怒敢言;周作人倾向隐逸,更崇尚“中日亲善”,在后期甚至与日本殖民机构合作。

这些都让鲁迅更难接受。鲁迅没有公开指责弟弟的政治立场,但在作品中已透露出失望。

他早年在《华盖集》中写过:“有些人可以共患难,但不能同安乐。”这话像是预言,也像是绝望。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家庭争吵,而是一场围绕金钱、文化和权力的长期博弈。鲁迅做了哥哥能做的事,但最后还是落得个“局外人”的身份。

他看清了一切,却无能为力,兄弟之情,被家庭制度、文化隔阂和外来影响一点点撕碎,死后多年,八道湾的墙依旧在,兄弟却各自沉默如谜。

参考资料 朱正:《鲁迅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0 阅读:44

评论列表

焰火

焰火

3
2025-05-15 15:32

这个事无法评论,羽田信子再缺心眼也不该把财神弄走,花谁的钱她不知道吗?换句话说鲁迅走了人家还是住在那里啊!歌颂鲁迅也不至于这样无脑吧?这事1.房子大概率是哥俩一起买的2.矛盾是真的,家里供养应该也是兄弟俩一起赚钱,否则羽田日本鬼子不会花钱那么硬气。3.偷看洗澡大概率是假的,以鲁迅的财力分分钟找到漂亮的,羽田日本鬼子又不是20以下青春靓丽。4.大概率是家庭不合导致矛盾,然后羽田日本鬼子给鲁迅诬陷整走,自己一家单独过日子。

山花烂漫

山花烂漫

1
2025-05-15 14:45

日本人的侵略性才是兄弟决裂的原因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深入浅出,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