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在海南考察期间,突然一言不发,更是在饭桌上说出了一番让人瞠目结舌的话:从我的祖父梁启超,父亲梁思成,再到我,我们三代人都是失败者。[骷髅]
1932年梁从诫诞生人世间,在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降生,母亲林徽因满怀柔情,为他赋诗一首《你是人间四月天》。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梁从诫的家庭仍旧洋溢着温馨和快乐。
梁从诫的父母,父亲梁思成醉心于中国古建筑之美,母亲林徽因亦是才女一枚,小小的梁从诫在双亲的呵护下茁壮成长。
但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略战争,炮火席卷华北,梁从诫只得随父母逃往大后方的西南,开启了漂泊不定的生活。
尽管战乱频仍,艰难险阻不断,但一家人始终患难与共,携手并肩共度危难,战争结束后,梁从诫一家返回故都北京,生活渐归平静。
1950年梁从诫满怀对建筑学的热忱,他立志追随父亲脚步报考清华大学建筑系,但命运弄人,他以微弱的差距未能圆梦,只能转向历史学,他的第二志愿。
在云南大学任教期间,梁从诫展现了对历史学科的浓厚兴趣和独到见解,但随着时代风云变幻,他亦未能幸免于难,1969年被送往江西某地的“五七干校”进行劳改。
经过长时间的在外漂泊,梁从诫在1994年与几位志士仁人携手创建了“自然之友”这一非盈利环保机构。
其初衷是提高公众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并推动实施可持续发展措施,该组织成为了引领中国环保运动的一股强劲动力。
在梁从诫看来,成功和失败并非一成不变的定义。他反思道:“从我的祖父梁启超,到我的父亲梁思成,再到我,我们三代人都致力于国家的繁荣与民族的振兴。
但如果基础的生态环境遭到不可逆转的毁坏,那么我们所有的付出又怎能算得上是有意义呢?从这一层面而言,我们三代人都未能臻至成功。”梁从诫的这番言论,饱含了他对环境问题的深切忧虑与无奈。
梁从诫的日常举止展示了他非凡的自律和严谨的生活方式,即便在他晚年不幸患上阿尔茨海默症,记忆力逐渐衰退的艰难岁月里,他仍旧坚守对环保事业的执着与投入。
他常以骑行代步,以实际行动呼唤人们关注环保、实践绿色生活,2010年梁从诫因健康原因逝世,但他的精神风貌和高尚人格给了世人深远的影响。
国学泰斗季羡林曾这样评价:“宁可少一个历史学者,也要多一个‘自然之友’。”这句赞词不仅代表了对梁从诫本人的敬仰,更体现了对梁所信奉和推广的环保观念的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