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军工界彻夜难眠!“阵风”战机被中国歼-10CP打得灰头土脸。仅一周,81亿印尼订单悬了,166亿阿联酋大单要黄,法国军工彻底慌了! 2025年5月15日,香港《南华早报》发布的一则报道,引发无数的关注。 内容直指法国“阵风”战斗机在印巴边境冲突中的表现未达预期,导致多个国家对其性能产生质疑。 在南亚地区的印巴空战刚刚结束后,这场连法国自己都没料到的“信任危机”,正迅速扩散到更多买家之间。 消息人士称,印度尼西亚政府正在重新评估自己与法国签署的军购合同。 这份合同是在2022年达成,总额高达81亿美元,包括42架“阵风”战斗机,以及后勤、弹药、训练、备用发动机等一整套配套服务。 原计划首批6架“阵风”将于2026年底前交付,用于飞行员培训;其余36架则分两批,在2029年前陆续交付。 但现在这情景,印尼国防部内的审查流程已经被紧急的提上日程。 原因很简单,实战中的表现令印尼感到担忧。 根据相关报道,在最近一轮印巴边境冲突中,巴基斯坦空军出动的是由中方提供的歼-10CP战斗机,这些飞机在复杂的高空对抗中表现稳定。 与它相比,印度装备的“阵风”战机在空战中的战术灵活性和电战表现都未能达到预期。 这让“阵风”战斗机的性能标签遭遇前所未有的舆论压力。 这问题可大了,法国并不只失去一个客户的信任。 另一位法国的重要买家——阿联酋,也在重新考虑他们的采购计划。 这批合同是在2021年签署,总值高达166亿美元,包括80架“阵风”F4型战斗机,单价超过2.2亿美元,是当前国际市场上最昂贵的第四代战斗机之一。 据阿联酋国防界消息人士透露,在印巴冲突爆发之后,阿布扎比方面启动了内部评估流程,正在考虑是否取消其中40架战机的订单。 这是法国军售版图中不能忽视的一块核心市场,一旦订单中止,将直接冲击达索航空及其供应链数年的收入预期。 法国方面现在还尚未公开回应,显然他们已经意识到形势的严重性。 法国国防工业事务办公室的一位前顾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的问题不是战斗机本身,而是国际市场对法国军备的整体信心正在下滑。”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类优势往往需要建立在合理价格和高交付效率的基础上。 而在价格方面,“阵风”战斗机远高于来自中国的歼-10系列;在交付周期上,法国又长期存在延迟现象。 这正是当前法国军工面临的双重困境。 为了稳定局势,法国军方正与达索公司以及国防出口管理机构协商,尝试对“阵风”项目进行一轮加速升级。 目标是通过软硬件技术提升、价格适度调整,重新恢复潜在买家的信任。 伊拉克方面也传出消息,原计划采购12架“阵风”F4的决策已被无限期推迟。 虽然伊拉克官方尚未表明是否终止谈判,但延迟本身已经释放出市场观望的信号。 反观中国歼 - 10 系列战机,正凭借实打实的性价比和完备售后体系攻城略地。 以巴基斯坦采购案为例,中国不仅提供低息贷款,还附赠全套战术培训和后勤保障,这种 “保姆式” 军售模式,让众多发展中国家看到了真正的诚意。 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埃及等国纷纷将歼 - 10CE 列入采购清单,甚至有国家主动提出联合生产意向。 法国军工曾靠技术垄断和品牌溢价收割全球市场,但如今 “阵风” 的溃败暴露其三大致命伤:价格虚高、交付拖沓、实战拉胯。 当中国军工以更务实的姿态、更硬核的技术打破西方垄断时,法国若还沉浸在 “高端装备” 的迷梦中,等待它的,恐怕不只是百亿订单的流失,更是整个军工产业竞争力的崩塌。
只是被击落几架阵风,为何美西方就感觉天塌了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印巴空战中的失败
【22评论】【3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