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74岁左宗棠去世。慈禧闻讯,连忙翻阅左宗棠临终前上的奏折,脸色大变,

司马槑谈过去 2025-05-15 23:36:36

1885年,74岁左宗棠去世。慈禧闻讯,连忙翻阅左宗棠临终前上的奏折,脸色大变,下旨:“准奏左爱卿生前遗愿。”  左宗棠(1812-1885),湖南湘阴人,清朝末年的大牛人。他不是那种科举出身的官老爷,小时候聪明得不行,可考试老是挂科。后来干脆不考了,回家研究农业、地理、军事这些实用东西。结果,太平天国一闹,他被曾国藩拉去做幕僚,从此开启了开挂人生。 他带兵打仗很有一套,1860年带着5000湘军,把太平军赶出湖南、广西,还拿下绍兴。1863年升浙江福建总督,1864年攻克杭州,彻底搞定太平天国,封了个一等恪靖伯。后来又平了捻军,1870年代西征新疆,收复失地,打得叛军头子雅库布·伯克没脾气。1881年还通过谈判从俄国手里抢回伊犁,硬气得很。 左宗棠不光会打仗,还搞洋务。1866年在福州建了中国第一个现代化造船厂和海军学堂,弄了不少西方技术进来,想让清朝军队硬起来。他还在西北推棉花种植,替代鸦片经济,又在陕西、甘肃搞印刷厂,出儒家书和农业新技术书,脑子活得很。 晚年赶上中法战争,他负责福建沿海防务。1884年法国海军在福州把他的舰队炸了个稀巴烂,心血全毁。不过他没倒下,1885年9月5日,他在福州病逝,74岁,算得上鞠躬尽瘁。 左宗棠老了身子骨不行,早就想退休回家。他几次上奏,说想回湖南老家看看,毕竟离家30多年了。1885年9月4日,清廷总算点头,可惜第二天他就咽气了,没能回去。 死前,他硬撑着写了五份奏折。第一份是谢恩,说朝廷准他退休,他很感激,顺便回顾了自己30多年打仗的日子,感慨没回过家。第二份交代怎么交接工作,怕自己一走乱套。第三份给福建平乱的手下请功,心系兄弟。第四份建议裁掉沿海渔团,可能是觉得这帮人没啥用还浪费钱。第五份要求派人守炮台,担心法国人再来。 除了这五份,他家人还整理了一份《遗折》,是他临终口述的。这份里他说了心里话,劝光绪皇帝多读书、听忠言、别乱花钱、干实事。他还提到中法战争和谈的事,特别不爽朝廷软弱,觉得老这么怂下去不行,建议多靠民间武装撑腰。这话说得挺直白,像个老兵在敲警钟。 左宗棠死讯传到北京,慈禧正忙着批文件。她让人拿来他的奏折,重点看了《遗折》。这老头子临死还敢这么直戳朝廷软肋,估计她有点懵。左宗棠对朝廷窝囊的批评、对保守派的不满,还有对未来的建议,都不是啥好听的话。 慈禧掌权多年,最烦有人说她管得不好。左宗棠这奏折不像平时那些溜须拍马的,句句像针,扎得她心里不舒服。他还提到中法战争的窝囊和谈,这事本来就让清廷丢脸,左宗棠再翻出来说,等于揭老底。更别提他建议用民间武装,这不就是在说朝廷自己的兵不行吗? 她脸色变了,不光是生气,可能还有点慌。这老家伙一辈子忠心耿耿,临死还惦记着国家,可他说的这些问题,慈禧自己也清楚,却没啥好办法。她最后下旨“准奏左爱卿生前遗愿”,既是给左宗棠面子,也是给自己找个台阶下。毕竟这么个大功臣死了,总得有个说法。 左宗棠一走,清朝少了个顶梁柱。保守派更嚣张,他推的改革没人接手,国家越来越拉胯。1894年甲午战争打输了,割了台湾,跟左宗棠生前想搞军事现代化的愿望完全背道而驰。1900年八国联军来了,清廷更没招。1911年辛亥革命一爆发,清朝彻底玩完。 不过左宗棠的功绩没被埋没。他收复新疆,保住国土,被后人夸上天。福州造船厂这些洋务遗产,也给中国现代化留了点火种。他的墓在湖南长沙,1996年成了文物保护单位,虽然被破坏过,后来修好了,好多人去那儿缅怀他。 海外还有个“左宗棠鸡”,虽然跟他没啥关系,但也算另类出名。曾国藩说他打仗比自己强,李鸿章也夸他忠心第一。左宗棠这辈子,真没白活。

0 阅读:75

评论列表

爆发户

爆发户

5
2025-05-16 00:11

左公收复新疆就名垂青史

猜你喜欢

司马槑谈过去

司马槑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