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71年,长安午门,身穿白衣的女囚,悲戚地说出最后一句话:“我这一生,最爱的

提莫说热点 2025-05-16 01:00:45

公元871年,长安午门,身穿白衣的女囚,悲戚地说出最后一句话:“我这一生,最爱的人,只有温庭筠!”只听到“咔”的一声,女子被当众腰斩。 那年深秋的长安城阴云密布,咸宜观前的梧桐叶落得满地枯黄。 刽子手的刀光闪过,晚唐最富才情的女诗人就此香消玉殒。 故事要从四十年前说起,在长安城郊的鄠杜县,寒门书生鱼秀才家诞下个眉眼灵动的女婴。 这个取名幼薇的小姑娘五岁就能背诵《诗经》,十岁时已能对着庭院里的牡丹即兴赋诗。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会昌四年,鱼秀才因科举屡试不第郁郁而终,九岁的幼薇跟着母亲搬进平康坊的陋巷,靠给青楼浆洗衣物维持生计。 咸通三年春日的午后,身着青衫的温庭筠路过平康坊时,被晾衣绳上墨迹未干的诗笺吸引驻足。 纸张被春风掀起一角,露出"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的句子。 当得知这是巷口洗衣妇人家十二岁女儿所作,这位以相貌奇丑却才冠长安的"温钟馗"当即登门拜访。 看着眼前这个衣裳打着补丁却目光清亮的女孩,五十三岁的文坛巨匠破例收下了平生唯一的女弟子。 此后三年间,温府书房里常见这对师徒的身影。 温庭筠教幼薇研习格律,幼薇为老师整理《金荃集》手稿。 每当幼薇写出"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这样的佳句,温庭筠总会摸着胡须在诗笺上批注"可传世"。 但日渐长大的少女眼中,除了对诗文的痴迷,还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咸通六年冬夜,十五岁的幼薇将写着"幽栖莫定梧桐处,暮雀啾啾空绕林"的诗笺悄悄塞进老师书房,这是她第一次鼓起勇气表露心迹。 面对少女炽热的情意,年近花甲的温庭筠选择了逃避。 次年开春,他借口外放襄阳巡官匆匆离京,临行前将得意门生托付给新科状元李亿。 十八岁的鱼幼薇穿着嫁衣迈进李府时,还不懂正妻裴氏眼中淬毒的嫉恨。 三个月后,当她被裴氏拿着棍棒赶出大门时,才明白老师口中"良配"的真面目。 李亿将她安置在咸宜观时说的"三年之约",成了困住这个才女余生的诅咒。 咸宜观的晨钟暮鼓里,二十二岁的鱼玄机在经卷上写下"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道观山门处的"诗文候教"木牌引得长安才子竞相拜访,昔日清修之地成了文人雅士斗酒唱和的场所。 每当醉眼朦胧间看见某个穿青衫的背影,她总会想起老师教她写诗时熏香染透衣袖的味道。 直到那个叫绿翘的婢女跪在陈韪榻边嗤笑"道长自己都朝三暮四"时,压抑多年的悲愤终于化作夺命的藤条。 京兆尹温璋的惊堂木敲响时,鱼玄机才知自己成了权力游戏的祭品。 这个曾被她当众讥讽"诗作俗不可耐"的官员,将笞杀婢女的寻常案件做成轰动朝野的桃色命案。 刑场上温庭筠策马疾驰的身影终究迟了一步,他捧着弟子血染的诗稿老泪纵横时,长安城的秋雨正冲淡青石板上的血迹。 二十年后,有人在终南山破败道观里发现本残旧诗集。 泛黄纸页间除了"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的句子,还有数首字迹迥异的批注。 最末那页画着枝干枯朽的牡丹,旁边朱砂写着"蕙兰质本洁,奈何风雨急",落款是飞卿居士。 信息来源: 《唐才子传》 《北梦琐言》 《新唐书·艺文志》

0 阅读:37
提莫说热点

提莫说热点

提莫说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