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小学教师惩戒学生,遭家长37天连环投诉,信任崩溃,老师佛系,学生成绩暴跌15分。 2025年3月,深圳某小学张老师在课堂上因三名学生未完成作业,用竹尺轻拍其手心以示惩戒。 这一行为被家长视为“体罚”,随后开启长达37天的连环投诉,包括拨打12345热线、向教育局信箱举报、到校长办公室问责等,甚至有家长每天在校门口举牌抗议。 尽管学校调取监控证实教师力度轻微,教育局调查也认定惩戒未超出《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规定的“适当范围”,但家长坚持认为此举伤害孩子身心,要求严惩教师。 在持续高压下,张老师心态发生显著变化,教学方式转为“佛系”,课堂上照本宣科,不再主动管理纪律;作业全面取消批改,仅用“你真棒”敷衍反馈;对学生早退、打闹等行为不再干预。 一个月后的年级统考中,该班单科平均分暴跌15分,从年级前列滑至垫底。 其他家长被迫为孩子报名“一对二”补习班,每月额外支出高达3000元,家长群内爆发激烈冲突,支持教师的家长痛斥投诉者“毁掉班级学习环境”。 用竹尺敲手心这事,搁以前可能觉得是“老师负责”,但现在家长却放不下。 国家规定,老师可以适当惩戒学生,比如轻敲手心,罚站等。这次监控显示老师没用力,按规定不算过分。 但问题在于: 家长和老师的观念不一样,老一辈觉得“打手心是教育”,现在年轻家长可能觉得“再轻也是体罚”。这就像吃饭,有人觉得咸,有人觉得淡,得有个明确标准才行。 家长越闹,老师越不敢管,最后坑的是谁? 家长不停投诉,老师怕了,干脆不管学生了。 结果班上纪律差了,作业没人改了,成绩自然往下掉。其他家长花冤枉钱补课。 现在很多老师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态,反正管学生可能被投诉,不如佛系点。 这样一来,最吃亏的还是普通孩子,尤其是那些需要老师盯着才能学好的娃。 教育不是“非黑即白”,得给老师留空间 一边是家长怕孩子吃亏,一边是老师怕丢饭碗,两边都有道理。但闹到最后,班级乱了、成绩崩了,谁都没好处。 这事的核心就仨字:信任崩了 家长不信任老师会好好管孩子,老师怕管严了被家长整,最后倒霉的是孩子。 教育是个“良心活”,要是老师和家长天天互相防着,那教室里就只剩“扯皮”,没心思教书学习了。
江西理工大学的非洲留学生,近几日发起了集体罢课,甚至威胁要投诉回国,他们的反应很
【599评论】【14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