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我震惊的, 不是王阳明的真迹为什么会在日本, 也不是他的真迹卖了1.09亿人民币,而是他的真迹拍卖的起拍价格,只有40万人民币! 王阳明作为“阳明心学”的创始人,曾经在贵州龙场悟道。 他提倡的“知行合一”“致良知”,不知道影响了我们多少代人。 对我国当代的很多年轻人来说,人生迷茫没有方向的是多数, 而他的思想理念就像是灯塔,也是救命稻草,照亮了内心,带领我们走向光明。 这样一位圣人的真迹,居然在日本拍卖,而且起拍价只有区区40万, 真是情何以堪啊?大家觉得呢?
为什么二战日本德国如此贪婪,不知道见好就收?如果德国只是拿下西欧,不要去惹英国和
【4评论】【14点赞】
李淳风
半圣
和平使者 回复 05-17 11:30
嘴巴真大,脸皮还厚
一壶浊酒喜相逢 回复 05-16 22:57
半圣是曾国藩,王阳明是圣人
今日多烦忧
王阳明虽然很厉害,却是日本人夸起来并且有神化趋势,思想跟他们当时社会政体需要很一致
今日多烦忧 回复 05-17 18:20
你说的那些都是王阳明被推崇之后的事儿,老蒋就是留日派,不过这不重要。其实王阳明思想讲知行合一就太贬低人家了,知行合一是大教育家陶行知发扬光大的,他最重要的思想是在这样的:几千年来,这些读书人只有一条路是阳光大道—学而优则仕货与帝王家,唯有读书高可不是说说而已,从制度社会文化地位经济各个方面都给规定好了,除此以外都是偏门,如果货与帝王家这条路也被堵死了怎么办。大家都没办法,王阳明牛就牛在这里,他从思想上找到了另外一条路。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看看心学的思想和发扬之路,你就明白我没有骗你
汪先生 回复 今日多烦忧 05-17 19:11
陶行知发扬光大了知行合一?
用户10xxx19
因为明代近很多,留下的比唐宋字画多不少,小鬼子偷抢的唐宋的多,小鬼子有遣唐使,了解崇拜的也多是唐文化,王阳明的真迹国内不少博物馆也有,除非他的主题展,不然还摆不到c位。
孤寂血狼
被日本鬼子偷去的
粗毛野兽石先生
满清诸多不平等条约的赔款后来有很多国家又都返还了,知道哪个国家一分不还吗?
轻云飞扬 回复 05-17 17:46
本子呗
云也
你说知行合一,不就是学而时习之的意思么
黑河内 回复 05-17 15:27
学而时习之是你别忘了复习。。知行合一是你得里外做一个人
TOCCATA 回复 05-17 15:17
看了半篇论语[得瑟]
蓝天白云121203
我的奋斗已经写完封笔了,能不能升值就看我下半辈子能不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了[滑稽笑]
云长 回复 05-17 18:23
去烧了本子国茅厕,你就能被奉为英雄[微笑]
厦门清岩找房 回复 05-17 18:26
烧了日本的神厕就可以了
天空的鹰
知道日本做的事就知道我们被抢了多少东西了
沦陷区的80后 回复 05-17 18:09
不是被抢了,是鞑子编四库全书时篡改和封禁了,要不是流传海外可能要失传了
忍羽
据说成名于甲午海战的东乡平八郎有一木腰牌,木料来自贵阳东山阳明祠,上面刻七字“一生俯首拜阳明”
花丛里的少侠 回复 05-17 19:59
蒋介石也推崇他,老蒋头除了曾国番就是王阳明
迷蝴蝶
天下最难的两件事,1知行合一,2实事求是
用户17xxx37 回复 05-17 17:55
知行合一有点难度,实事求是其实不难,想穿了,不要顾什么面子就没有什么难的。
用户12xxx82 回复 05-17 19:53
正确的废话
大道甚夷
现在很多所谓研究阳明心学的人,看起来夸夸其谈头头是道,动则无善无恶有善有恶,我呸!纯粹为名为利,完全脱离了先生的初衷!
五行小学徒 回复 05-17 19:22
人家就是知行合一啊!为名为利知行合一[捂脸哭]
涛涛江水向东流
知行合一,[点赞][点赞][点赞]
my god
皮皮
用户15xxx95
啊
用户11xxx94
王阳明是厨师么?好高的帽子。
guojia1698
在国外的国宝比国内的还多!
呵呵
不就是被日本偷走的吗?还用问
用户13xxx27
只言片语没有价值
用户11xxx80
一张纸而已
用户12xxx77
看了两遍,都不清楚他的思想主体到底事什么?
alexander
四十万普通人也买不起
记念刘和珍君
这个有点吹过了,心学说的难听点就是坐井观天、闭门造车
临水影 回复 05-17 19:08
啥叫知行合一?行里什么意思?你说的坐井观天、闭门造车叫格物?
用户56xxx09 回复 05-17 19:50
哥们 我们文化不高的就低调点 别跑出来找骂
它山之石
是真迹赶紧拿下
红茶不能撒
庸人自扰
☆星★光☆
这是谁雕的像,怎么那么像外国人
ZJW
拍卖,就算一元起拍也没什么好震惊的。
初培研
没有彻底理解知行合一,挺玄幻的东西!
用户10xxx05
他娘的都是抢了我们的
中华英雄
中国的文物,都应该买回来
用户12xxx82
都是一些正确的废话 就是鸡汤而已
用户12xxx13
程颐→朱熹→王阳明中华文明逐步沦丧的三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小小的发哥
格物致知
一入江湖岁月催
那再给本子几个胖子小男孩呢?还是在烧烤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