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李世民曾传召11岁的徐慧侍寝,可徐慧磨蹭好久也不曾出现,等得实在不耐烦的李世民正准备责备姗姗来迟的徐慧时,徐慧灵机一动,一纸诗文就使李世民转怒为喜。
李世民早已经和大臣们商讨国事商讨得龙眉难舒,心力俱疲,烦闷不已,想回去休息的路上,偶然听到小宫女们的悄悄话。
一个小宫女说:“你看徐婕妤的皮肤,白的像雪一样,眼睛也好有神好漂亮啊”,另一个宫女应道;“对呀,而且总感觉她和我们不一样,十一岁就好有灵气好聪明啊。”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全都是对这徐姑娘的赞美。
李世民心里一喜,有点好奇这美人的真实模样,就命人翻了徐慧的绿头牌,传她今晚给自己侍寝。那下人也不敢耽搁,忙去通知徐慧准备。
心里有了对美人的期待,之前因为国事烦闷的心情自然平和了不少,李世民就继续回到御书房批阅奏折,一边等待着今晚抱得美人归。
可李世民都等得昏昏欲睡了,徐慧才慢腾腾的赶来。李世民心中恼怒,这女孩美是美,可太不注重时间,竟要他等这么久。李世民刚想责备徐慧,徐慧却嫣然一笑,请求李世民道:“皇上,小女可否借您笔墨一用?”
李世民顿时愣住,不知道徐慧要做什么,但还是一挥手默许了她的请求。
只见徐慧纤手举笔,略微思索便写了一首诗出来,而李世民看到纸上的诗,顿时爽朗大笑,不停赞叹徐慧竟然如此机灵聪敏。
只见徐慧用娟秀的字体在那纸上写道“朝来临镜台,妆罢暂裴回。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原来,徐慧是为了见自己精心打扮才误了时间,那委屈,无奈仅仅三言两语就跃然纸上,李世民瞬间被徐慧的才气和机巧折服,心中的怒气也早就消散了。
那晚,李世民与徐慧交谈甚欢,徐慧这位钟灵毓秀的美人让李世民好生欢喜,第二天就给她封了充容的位分。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李世民深深的喜爱上了徐慧,后宫三千佳丽他独宠这一位,他国凡是进贡了好礼,李世民都会亲自挑选,再送给徐慧。而徐慧,也渐渐的被李世民的温柔宠爱感动了,不久便爱上了这个大她不少的皇上。
但徐慧与其他待在深宫的佳丽不同,她深知家国之事大于自己,格局广大。当时的李世民沉迷于远征讨伐,国家银库的大半钱财都散在了征讨的途中,可国内的百姓生活苦难,食不果腹,社会矛盾尖锐,令人心痛。徐慧不忍天下黎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就拿命作赌,想借自己的生日这天来请求李世民用心理国拯救百姓。
生辰当天,徐慧理华衣簪乌发,好好做了一番打扮,晚上侍寝李世民时,带着最坏的打算向李世民进行了请求。李世民龙眉微蹙,久久不语。徐慧见情况不好,忙要跪下请罪,李世民一把扶住她,说道:“爱妃不必谢罪,你说的在理,天子本就该为国为民,你当无罪”。
没想到,李世民十分赞许徐慧为民请愿的行为,并认为她胸怀宽广,有母仪天下的气度。而徐慧,也过了自己最完美的一个生辰。
后来,李世民看到了徐慧身上帮助他治理家国的优秀能力,就经常主动找徐慧商讨家国大事,每当有治国理政上的困难时,徐慧也总能清晰的帮李世民分析局势和利弊,然后细心温柔的开导他,让李世民走出困惑之处。
他们两人夫妻合作,将国家治理的越来越好。到后来盛世,政通人和,百姓生活富裕,天下黎民都夸赞徐慧和李世民乃佳偶天成,令人生羡。
奈何上天无情,家国繁荣不久,李世民这一代君王就因病而撒手人寰,只留下徐慧一人在这人间。徐慧每天都以泪洗面,实在难以平复对先帝的思念之情,不久也受不了这打击彻底病倒了,卧榻一年都无法痊愈。
一年之后,相思至极,徐慧的病越来越严重,最终也香消玉殒,死于宫中。
也许,这就算是徐慧和李世民在地下的另一种相遇与陪伴了吧,两人情深意切,这种比翼鸟连理枝的爱情,在后世传颂了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