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初冬,兰州军区副司令乘坐绿皮火车,前往郑州出差。过了送餐时间,副司令拿

江樵品史 2025-05-16 16:53:45

1976年初冬,兰州军区副司令乘坐绿皮火车,前往郑州出差。过了送餐时间,副司令拿出几颗炒花生米,放在嘴里细细咀嚼充饥。突然,火车颠簸了一下,1颗花生米掉在了地上,副司令捡起来接着吃   1972年,张副院长升职为副司令。这个级别的大人物,一般为了方便办事,军区都会给配备一辆小汽车。但这位张副司令却很少坐,多是步行出门,为什么呢?   之所以他那么节俭,这与他小时候的经历脱不了干系。   张副司令,原名叫张藩。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生活过得甚是贫瘠,家里只有两亩田地,所产粮食只有几石谷子。   早年父亲还在的时候,他还能在私塾里读书,在闲暇时,帮助母亲干活,但是等到他11岁那年,父亲病逝,他也放弃了学习,随后拜师学了一门手艺,自此担起了家里的责任。   这一路走来,他非常不易。从当手艺师傅到挑夫,完全都没办法让家人吃饱饭,只能是勉强果腹,也是由于少时的经历,让他懂得了“粒粒皆辛苦”。   1962年,当年出现了乡农民协会,这个协会旨在扶贫救困,而张藩就参与其中。后来在接触到共产主义后,加入到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张藩在加入游击队前,就已经在协会中取得了许多作战相关的经验,据有共事过的队友说,他这人看着身材不怎么魁梧,但身手很好,做事又好又敏捷。所以,在后来的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都荣获了胜利。   游击战士作战时,会遭遇一个大问题,那就粮食问题。   虽说现在我们这代人得益于袁隆平,不用再担心吃不饱饭,可在当时粮食一直都是个问题。因为我国人口多,但粮食产量却很少。   除了产粮,在作战时,粮食运送也很难。敌人在明,你在暗,所以不能大批量地去采购这些食物,所以只能一点点地把食物运送进来,而且一旦敌人开始封锁进行严查时,连粮食都没办发送进来,那么这群游击战士兵就只能饿肚子。   为了有足够的体力,士兵们会节约粮食,省着吃,比如将米磨成粉冲水喝,这样就能撑一段时间。可是即使是如此节省了,粮食始终都还不够,所以就只能冒险去外面采摘食物,像是一些红薯叶之类的。   有的时候,实在是没有办法了,那就只能让百姓冒着危险送上粮食,所以张藩也常常觉得自己受到了这些群众的帮助,心里一直惦记着他们的好,同时也会跟其他的队员说,我们一定要惦记着他们,没有群众我们打不赢这场战。   这些作战时的经历也让张藩对于粮食极为珍惜,不舍得浪费任何一粒米,毕竟当时作战时,都吃不饱饭,拿着辣椒充当油等等。   一次,张副司令去郑州出差的路上,因为已经错过了送餐时间,所以警卫员起身打算给张副司令点餐,可是这时警卫却被拦住,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是张副司令认为就这点事,不必要再去麻烦火车的工作人员了,而且自己身上有一袋花生米,就拿这个当午餐,完全够的。   警卫听到这话,觉得羞愧不已,于是和张藩副司令一起吃起了花生米,而期间,火车颠了一下,这一下把他手里的花生米给弄到地上去了。   掉落的那颗花生米滚啊滚,滚到了座位底下,他当下便俯身去捡。在一旁警卫看到了,便说这都掉地上了,多少有点不干净,你看桌上还有,要不就吃桌上的吧。   听到这话,深知每一粒米都来之不易的张藩说道,就算是一粒花生米,我们也不该浪费,粮食节省下来,就会越积越多,我们还是得有节省的风气。   这就是革命先辈留下来的精神。节俭的作风即使在现在都不应该被丢弃。而作为一名为人服务的军官,他始终坚持以身作则。

0 阅读:2127

评论列表

满目山河

满目山河

2
2025-05-16 23:46

1962年办农协,太时空错乱了。

江樵品史

江樵品史

往古者,所以知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