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朗和埃及之间,中国为什么选了埃及为突破口?因为伊朗这个国家不光反华,估计还想踩着中国人把资源要了,不一定扶的起来。
埃及这几年跟中国的关系越来越铁,不光是因为它卡在非洲和中东的十字路口,更因为它真心想跟中国做大事。
苏伊士运河是全球贸易的大动脉,2024年光运河通行费就给埃及带来了90多亿美元的收入,占了它外汇收入的大头。
中国看准了这块宝地,帮埃及修港口、建工业园,还投了不少新能源项目。
埃及也不含糊,2023年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签了80亿美元的贷款协议,搞经济改革,吸引外资,摆明了要跟中国一起把蛋糕做大。
埃及的领导人多次公开说,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他们发展的好机会,这种态度让人觉得靠谱。
更重要的是,中国跟埃及合作,不光能打开中东市场,还能辐射到整个非洲。这几年,埃及的中产阶级消费市场也在涨,手机、电器这些中国货在那儿卖得火爆。
相比之下,伊朗对中国的态度就不怎么样了。伊朗总觉得自己是中东的老大哥,骨子里有点瞧不上别人,跟中国合作时老摆出一副“你们得求着我”的架势。
中国投钱帮它修铁路、搞基建,换来的不是谢谢,而是伊朗媒体隔三差五嚷嚷“中国占我们便宜”。这种合作伙伴,谁还愿意多搭理?
伊朗的问题还不止这点,它经济命脉捏在美国手里,制裁一收紧,立马就歇菜。
2024年,伊朗的通货膨胀率一度飙到40%以上,货币贬值,油价再高也救不了命。偏偏它一边跟中国谈合作,一边偷偷摸摸跟西方眉来眼去,想两边都捞好处。
伊朗这种短视的外交,弄得自己里外不是人。中国早就看透了,与其把资源砸在这种“喂不熟”的地方,不如找个更靠谱的伙伴。
埃及不光地理位置好,政局也比伊朗那种“火药桶”稳得多。伊朗老想着当反美英雄,可一旦风向变,它的经济就得崩。
中国不想陪着伊朗玩这种高风险的游戏。埃及就不一样,它愿意实打实地跟中国做生意,政策也开放。更重要的是,埃及没那么多“历史包袱”,不像伊朗那样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伊朗的教训摆在那儿,国际合作不能光听甜言蜜语,得看实际行动。一个国家如果老想着占便宜,又不愿意真心付出,早晚会被晾在一边。
中国跟埃及的合作,就是抓住了机会,把资源投在刀刃上。这种务实的外交思路,不光让中国少走了弯路,也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想跟大国合作,得先把自己的态度摆正,别老想着空手套白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