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大战不到三天,西方国家急着喊停火降温,再打下去,他们对中国最后的自信或许都打没了。
印度和巴基斯坦这对老冤家又打起来了,双方在边境地区从地上打到天上,冲突持续升级,5月7日达到巅峰,印巴毫无征兆爆发了近几十年来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参战飞机最先进的激烈空战。
谁都没想到,这场空战从一开始就呈现一边倒的态势,印度先后损失四架“阵风”战斗机,几无还手之力。就在巴基斯坦占尽优势、反攻势头正猛之际,七国集团不能等了,5月9日G7外长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印巴冲突立即降级”,鼓励两国进行直接对话,以达成和平结果。
声明一出,立竿见影,印度第一时间响应,宣布与巴基斯坦实现停火,再不复空战前的嚣张。七国集团为何对印巴冲突如此关注,甚至不惜为此专门发声明呼吁停火?背后深意耐人寻味。
一直以来,西方国家对自身力量迷之自信,对中国实力存在严重误判,认为中国很擅长发展经济,但几十年没有战争,缺乏战争经验,武器装备体系落后,打不赢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化战争。这种自欺欺人的论断在西方大行其道,一些军事智库甚至将中国的军力排在印度之后,轻蔑与无知溢于言表。
只是,印巴空战的残酷现实给了西方一记响亮的耳光,细节更让他们震惊,中系装备大放异彩,歼-10C和霹雳-15的“王炸”组合再搭配预警机的数据共享,早发现、早锁定、早打击,对面的“阵风”毫无还手之力,视距外已经被瞄准,“从未被击落”的神话接连破碎了四次。
最让西方揪心的是,在印巴空战中大杀四方,让印度和法国颜面扫地的歼-10C只是阉割后的出口版,算不得中国的一线装备,真正顶尖的歼-16D和歼-20还没有亮相。西方国家的军事优越感碎了一地,武器性能、装备体系与作战理念全面落后,从领先者变成了追赶者。
经济上压不住,军事上打不过,西方国家必须放下傲慢与偏见,摘掉有色眼镜,重新评估中国综合国力,摆正态度,放平心态,拿出对强者应有的尊重,学会看我们眼色,互利共赢共享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