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一碗面吗?我来付钱!再加个肉和鸡蛋!”2023年7月,武汉一拾荒老奶奶走进面馆。她对老板恳求说:“能给我煮碗清汤面吗?我只有3块钱。”谁知,老板却说:“什么年代了,哪还有3块一碗的面。” 2023年,武昌区某条背街巷子里,有位佝偻着腰的老太太在垃圾箱前翻找塑料瓶。 她身上灰布衫洗得泛白,裤脚沾着泥点子,布鞋头磨出了毛边。 日头爬过正午,老太太抹了把汗,攥着塞满废品的蛇皮袋走进街角面馆。 面馆玻璃门上贴着"牛肉面18元"的红字,老板正给客人找零,抬头看见老太太在门口踌躇。 她枯瘦的手指在衣兜里摸索半天,掏出三张皱巴巴的纸币,怯生生问能不能煮碗清汤面。 厨房飘来的香气让老人喉头动了动,但老板摆手说现在哪有这么便宜的面。 靠窗位置穿格子衫的年轻人早就注意到老人。 见她要转身离开,年轻人腾地站起来说要请客,还让老板加个煎蛋和肉片。 老太太慌忙推辞说去别处对付口饭就行,年轻人已经掏出手机扫码付款。 等面上桌的工夫,他借口去卫生间,找老板换了三百块钱,趁老太太不注意塞进她装废品的蛇皮袋。 这事发生在七月十三号中午十二点二十三分,面馆监控记录下全过程。 当时店里坐着七八个客人,有穿工作服的装修工人,也有挎着电脑包的上班族。 老太太坐下后缩在角落,捧着面碗小口喝汤,年轻人坐在隔壁桌刷手机,时不时抬头看看。 二十分钟后老太太拎着蛇皮袋离开,店员收拾桌子时才发现碗底压着张字条,歪歪扭扭写着"谢谢好心人"。 武汉市救助站工作人员老张说,他们登记在册的流浪人员有六百多人,实际数量可能更多。 这些老人多半是子女外出打工的空巢老人,或是跟家人闹矛盾离家出走的。 今年入夏以来持续高温,救助站每天要派出三辆巡逻车沿街巡查,给流浪人员发放矿泉水和解暑药。 面馆老板后来跟社区干部解释,现在面粉涨价,一碗清汤面成本就要四块五。 他指着墙上营业执照说开店六年从没涨过价,但最近半年燃气费翻倍,实在做不起亏本买卖。 隔壁五金店老板娘倒是说了句公道话:"李老板去年还给环卫工送过两百箱矿泉水,这次怕是真为难。" 那个穿格子衫的年轻人叫王海涛,在光谷软件园当程序员。 他月薪八千多,房租两千五,每月给老家父母寄两千。 那天他刚领到季度奖金,原本打算下班去买新球鞋。 社区书记后来找到他要报道好人好事,小伙子直挠头:"我就是看不得老人家挨饿,三百块顶多少吃两顿火锅。" 这事在网上传开后,武昌区民政局发了通告,说正在排查独居老人情况。 江岸区有个开超市的刘大姐受了启发,在店门口支起"免费凉茶"的招牌。 洪山广场地铁站旁边的包子铺,现在每天早晨都会多蒸二十个馒头,送给晨扫的清洁工。 老太太后来再没出现过,有人看见她常在汉阳桥洞下歇脚,蛇皮袋里总装着半袋塑料瓶。 王海涛现在成了公司里的名人,同事老拿这事逗他,说他应该去评"武汉好人"。上个月公司团建吃火锅,经理特意多点了一份牛肉卷,说是给他补上那三百块钱。小伙子红着脸说不用,把肉卷全分给了女同事。 信息来源: 洛阳网|《拾荒奶奶到面馆想吃面:我只有三块钱能不能吃一碗。旁边小哥:加肉加蛋,我来付款》 扬子晚报|《拾荒奶奶到了面馆吃不起面,暖心小哥见状给奶奶点了面,还塞了300块钱》
“不就一碗面吗?我来付钱!再加个肉和鸡蛋!”2023年7月,武汉一拾荒老奶奶走进
玉尘飞啊
2025-05-16 19:56:07
0
阅读:103
用户93xxx10
好人
降魔金刚
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