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李忠哲正在全神贯注手术中。
病床前,李忠哲(左一)针对疑难病症治疗情况、手术方式,进行了解和技术指导。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向淳袁鹏胡家林摄影报道
那一年,久居京华的李忠哲离开首都,携一身技艺南下贵州。
几年后,李忠哲与一众高手开创名动西南的“新门派”,在贵州这片热土上书写了一段医疗传奇。
李忠哲何许人也?他是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32年前,李忠哲从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随后进入在国内外骨科领域享有盛誉的北京积水潭医院工作。数十年的临床磨砺,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科研成果,尤其擅长以微创技术攻克筋骨顽疾。
从高手云集的北京积水潭医院,到初建的“新门派”——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这场跨越千里的奔赴,既是时代的召唤,也是李忠哲与贵州的不解之缘。
2022年,国发〔2022〕2号文件发布,明确支持贵州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同年10月,由贵州省政府与北京积水潭医院合作共建的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正式获批,成为贵州首个落地运营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2023年10月8日,业务过硬、身为党员的李忠哲踏上飞往贵州的航班,担任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副院长。他的使命,正是破解贵州骨科诊疗领域的“经脉淤塞”——让患者不再为疑难病症远赴他乡求医。
向黔出发!这是李忠哲第一次踏入黔贵大地,而此后,他和北京专家团队扎根贵州,不断填补贵州乃至全国骨科领域的技术空白。
42岁的贵阳市民张雪(化名)是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首例腕关节微创内镜下手术的患者。酷爱羽毛球运动的她,2023年因运动损伤导致右腕疼痛,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无果。2024年3月4日,得知北京专家常驻贵阳的消息后,她慕名而来。李忠哲精准研判,迅速制定手术方案。一周后,仅用50分钟,困扰张雪8个月的病痛被成功解除。
“把有难度的手术做成常规手术,以后你们是主力。”李忠哲对弟子彭龙寄予厚望。此后,这项高难度手术在贵州落地生根,由彭龙等本地医生完成100余例。
“你们,正在变成我们!”李忠哲深知,医术的传承关键在于培养本土人才。在他的指导下,彭龙、弓贺炜、周家顺三名贵州医生迅速成长,分别在腕关节微创手术、断肢再植、臂丛神经损伤治疗等领域独当一面。
同时,北京积水潭医院持续支持贵州,累计派出183人次专家(含短期),平移技术及新项目185个,填补国内空白6项、省域空白50余项。截至今年4月24日,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入院人数超9万人次,门急诊接诊突破60万人次。
今年4月1日,李忠哲接任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院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说:“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已从技术发展阶段转向技术与管理并重阶段,任重而道远。”
2025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动北京协和医院贵州医院一期建成开诊,促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遵义医疗合作落地,支持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与省外高水平医院共建。
如今,贵州已有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正积极引入协和、华西等顶尖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