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我国之所以在稀土方面占据如此巨大的优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个名叫徐光宪的大科学家,“从0到1”,创造性地开创出了一种全新的“串级萃取法”,这才使得我们开始在稀土产业独占鳌头。 以前国际上流行的分离方法又慢又贵,一吨稀土分离成本能买好几辆小轿车,徐光宪当时就琢磨:咱中国稀土储量世界第一,要是连这点技术都搞不定,那不是捧着金饭碗要饭吗? 他这一琢磨就是十年,从 1962 年开始,徐光宪天天泡在实验室里,画了上万张实验图表,终于在 1974 年搞出了 “串级萃取法”。 简单来说,这方法就像给稀土元素排了个 “流水线”—— 您只需要在这头倒进混合稀土矿,那头就会 “哗啦啦” 流出纯度 99.99% 的单一稀土元素。 他还把这复杂的技术 “傻瓜化” 了,用计算机模拟代替传统小试,直接跳过中间步骤,一步放大到工业生产,上海跃龙化工厂用了他这招,稀土分离效率直接翻了十倍,成本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这技术有多厉害?以前美国、法国垄断稀土分离市场,一吨稀土能卖出天价,徐光宪的方法一出来,中国稀土价格直接 “腰斩”,欧美企业根本没法竞争,只能关门大吉。 到了 1990 年代,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 90% 以上,连美国国防部都得从中国进口稀土造导弹,徐光宪这招儿,直接把 “中国稀土” 变成了全球市场的 “定价权”。 更让人佩服的是,徐光宪不仅自己厉害,还带出了一支 “稀土铁军”,他的学生严纯华教授后来又发明了 “联动萃取技术”,进一步降低了能耗和污染。 现在中国稀土冶炼技术领先全球,从采矿到分离再到深加工,全产业链都攥在咱们自己手里。 就拿 2023 年来说,中国对镓、锗实施出口管制,全球半导体行业立刻 “抖三抖”,因为这两种稀土元素 80% 以上都产自中国。 有人可能会问:“徐老爷子这么牛,当年咋没留在国外享福呢?” 这话得说到 1951 年。当时徐光宪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听说新中国成立了,二话不说带着老婆孩子就回国了,他说:“外国再好,那是人家的地盘。咱们中国人,得把技术攥在自己手里。” 后来他四次转换研究方向,从量子化学到稀土分离,都是为了国家需要,2008 年他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奖金一分没留,全捐给了教育事业。 现在中国稀土产业有多牛?这么说吧,全球每十块手机屏幕,八块用的是中国稀土发光材料;每五辆新能源汽车,四辆电机里的永磁材料来自中国。 咱们还玩起了 “技术降维打击”—— 用微波提纯技术把稀土浸出效率从 21.7% 提升到 93%,而美国还在实验室里研究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连美国国防部都承认,要重建稀土供应链至少得十年,而且成本是中国的三倍以上。 不过,徐光宪老爷子最骄傲的不是这些数据,而是他培养的学生,他常说:“我这辈子最大的成就,就是给国家培养了四代稀土专家。” 现在他的学生们遍布全球顶尖实验室,把中国稀土技术带到了更远的地方。 未来,随着中国在稀土深加工和应用领域的进一步突破,咱们在全球产业链上的话语权只会越来越大。 参考信源:中国科学院《徐光宪院士:用创新改变了世界稀土市场格局》
金灿荣教授分析:美国的如意算盘很可能是想利用90天的时间,加快储备一些物资同时找
【191评论】【10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