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侦察兵隆志勇越境侦察,竟意外撞见了巡逻的越军。越军立即开火,一枪精准命中隆志勇后,欣喜若狂地喊着:“回去领赏金喽!”
1979年,19岁的隆志勇刚穿上军装没几天,边境上就响起了枪炮声,跟着大部队一头扎进战场,打仗的本事都是子弹和鲜血教会的。
跟他同批入伍的战友,不少永远留在了南疆的红土地里,活下来的都成了精兵,他更是凭着机灵劲儿和不要命的胆气,硬是在死人堆里练出了真功夫。
1985年,边境上的仗打得像拉锯战,你摸我个哨所,我端你个据点,两边侦察兵在深山老林里较着暗劲。
这时候的隆志勇已经是侦察连的顶梁柱,带着队伍摸过几十次敌后。越军悬赏榜上明码标价:活捉此人赏八万,打死给十五万。
至于他为什么这么值钱?是因为光是他带人端掉的越军据点就有七八处,收拾的敌人能凑两个排。
这年秋天,上级又派来个要命的任务,摸清越军在扣屯山区的布防,该地山势陡得像刀劈斧砍,密林里藏着暗堡,山腰上架着重机枪。
于是,他挑了五个老手,趁着月黑风高往敌占区摸,每人身上除了武器干粮,还背着二十斤重的侦察设备。
但说起那天也很是奇怪,往常越军巡逻都有固定时辰,偏巧这回碰上个加夜班的巡逻队。
两边在野芭蕉林里撞个正着,枪栓都没来得及拉就交上了火,子弹把芭蕉叶打得稀碎,手榴弹炸起的泥块雨点似的往下砸。
混战中隆志勇只觉得胸口挨了记闷棍,低头看时迷彩服已经红了大片,原来越军里头藏着个神枪手,子弹正打在弹匣上,差两指头就要了命。
越南兵也是实心眼,眼见着人中了弹,扯着嗓子就喊"领赏钱去喽",他们哪知道中国侦察兵有个保命的绝招,胸前的弹匣不光装子弹,关键时刻能当护心镜使。
隆志勇顺势往地上一躺,屏住呼吸装死人,血水顺着衣襟往地上渗,疼得后槽牙都快咬碎了,硬是没哼半声。
越军前脚刚走,后边林子里就起了动静,原来隆志勇带的侦察班没走远,听见枪响就折回来接应。
两个老兵摸黑找到他时,人已经快昏过去了,手里还死死攥着摔变形的电台,他命也硬,背上扎着三片弹片,愣是自己爬出二里地,给救援留了记号。
最绝的是撤回阵地后,卫生员从他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头裹着沾血的作战地图,重要火力点、暗堡位置标得清清楚楚。
后来炮兵照着这图一顿猛轰,把越军经营半年的防线炸成了马蜂窝,那边庆功宴的酒还没温热,这边已经挨了当头棒喝。
这事过后,越军内部闹了大笑话,那个报功请赏的巡逻队,领了假赏钱吃了处分,倒是隆志勇在医院躺了半个月,拆了绷带又往边境线上跑。
他带过的兵都说,班长胸口那道疤比军功章还亮眼,子弹见了都得绕道走。
要说这侦察兵的本事,真不是训练场能练出来的,有回伏击越军特工队,他带着人在泥潭里趴了两天两夜,饿了嚼草根,渴了接雨水,眼睛被蚊子叮得肿成核桃。
最后等来六个越军,一枪没放全给收拾了,问他咋做到的,嘿嘿一笑:"越南兵穿胶鞋,踩在烂泥里噗嗤响,老远就听见了。"
边境对峙那些年,像他这样的侦察兵不在少数,他们像钢钉似的扎在国境线上,用血肉之躯丈量着祖国的尊严。
光隆志勇带队执行的侦察任务就有八十多次,亲手抓的俘虏能坐满一卡车,直到1989年边境局势缓和,这些丛林里的"暗夜猎手"才慢慢退到历史幕后。
用户10xxx54
越军不检查尸体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