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纪英国国教最狠的"纪律委员"劳德大主教,硬是把牛津学生的长发剪成寸头。这位大主教带着清教徒们横扫啤酒屋和戏园子,连西班牙菲利普四世都跟着学,一道法令把欧洲贵族的蕾丝领全给禁了。 1620年代的欧洲刮起一阵"禁欲风暴"。劳德大主教在牛津搞发型整改时,马德里皇宫正烧着浮夸的褶皱礼服。巴黎红衣主教黎塞留更狠,直接把文艺复兴的丝绸窗帘换成了粗麻布。鲁本斯这样的宫廷画家都被逼得改行画乡村风景。 西班牙文豪洛佩·德·维加的剧本被禁得七零八落,法国思想家帕斯卡看着剧院直摇头。最惨的是卡斯蒂廖内写的《朝臣》,这本宫廷礼仪手册在1528到1619年间出了60版,1620年后直接绝版——就像现代人突然集体卸载短视频APP。 当菲利普四世抄起剪刀剪自家窗帘时,伦敦剧院正被清教徒砸得稀烂。法国农民穿着木鞋蹲田埂,英国自耕农却偷偷把税负转嫁给佃户。看似各国有各的窒息操作,实则都在经历同一场"文艺复兴戒断反应"。 斯特拉福德和劳德这对"黑白双煞",一个管教堂一个管国库。黎塞留在巴黎搞铁腕改革,西班牙的奥利瓦雷斯伯爵直接把脸憋成委拉斯开兹画布上的红苹果。这些掌权者不知道,他们越是禁止蕾丝花边,底层越是怀念蒙田笔下那个可以痛快喝酒的年代。 1624年菲利普四世的神操作,让整个欧洲贵族圈炸了锅。原先穿金戴银的公子哥,突然集体换上粗布衣裳。这波操作比现代禁酒令还狠——毕竟酒还能偷喝,可谁敢在劳德眼皮底下留长发? 当英国乡绅带着账本造反时,法国农民正举着锄头暴动。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场革命,其实都在对抗同一个东西:文艺复兴时期欠下的"奢侈债"。就像现代人一边骂房价一边还房贷,17世纪的欧洲人也在欲望和戒律间反复横跳。 劳德大主教至死都想不通,自己明明在学法国同行的套路,怎么最后就被送上了断头台?这大概就是历史的黑色幽默——用禁欲主义对抗奢靡,结果催生了更猛烈的反抗。
十六世纪英国国教最狠的"纪律委员"劳德大主教,硬是把牛津学生的长发剪成寸头。这位
清风扶柳
2025-05-17 11:43:24
0
阅读:62
2020封城计划
短发就是这样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