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8岁的高晓松在街头遇见算命先生,他问:“我什么时候死?”算命先生说:“35岁。”于是高晓松在34岁最后的一天来到五台山,果然发现了一件惊险的事。 从清华退学,一头扎进音乐圈,高晓松那是靠才华一路狂奔,青春那叫一个灿烂。可时间一晃,《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这些曲子也唱老了,他开始琢磨起人生的真谛来。眼瞅着34岁就要到了,那个“35岁”的魔咒又在他脑袋里转悠开了,琢磨半天,他干脆跑到五台山去找答案了。大冬天的,雪花跟不要钱似的往下砸,把山都给盖严实了。高晓松原本打算迈开步子,来个说走就走的徒步登山,结果路被雪堵得严严实实,只好望山兴叹。就在这时,一个自称是导游的小伙子蹦了出来,说能带他坐车进山瞧风景。 一路上,那雪景美得跟画儿似的,看得人心里头那个舒坦。可下山的时候,乐极生悲了——车子刹车突然间就不听使唤了,跟脱缰的野马似的,直愣愣地往悬崖那儿飙。高晓松在车里头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使出了吃奶的劲儿也没辙。就在这命悬一线的时候,导游小伙子猛地窜到驾驶座上,一脚刹车踩到底,车子这才在悬崖边上停了下来。要是再晚半秒,那场面可就热闹了。 经过这一遭,高晓松算是明白了:自个儿都过了“35岁这道鬼门关”了,往后余生还有啥好怕的呢?从那以后,他更加珍惜时间了,一门心思扑在创作和思考上,把这次的经历当成了宝贝疙瘩,一股脑儿地往作品里头塞,愣是写出了自个儿的传奇故事。
1987年,18岁的高晓松在街头遇见算命先生,他问:“我什么时候死?”算命先生说
星河共我醉
2025-05-17 12:08: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