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6岁的八路军小战士宋双来,在送信回去途中,遭遇了日伪军的骑兵,情急

史说畅谈呀 2025-05-17 15:42:52

1942年,16岁的八路军小战士宋双来,在送信回去途中,遭遇了日伪军的骑兵,情急之下,他迅速闪进道旁的高粱地,谁知,日伪军早已在马上看到了他,并悄悄向他围拢。

16岁的八路军通讯员宋双来蹲在战壕里抹了把汗,军装后背早让太阳晒得结出盐霜。

他从小在保定乡下长大,爹娘前两年让鬼子飞机炸没了,自己扒着运煤车跑到太行山找的队伍。

这天中午,营长把个油纸包拍在他手心里:"双来,这趟得往三十里铺送,路上可仔细着。"

听闻此话,他直接将信往裤腰里一塞,拎着把老套筒就上了路。

眼前的路他熟得跟自己手掌纹似的,可自从上个月鬼子搞了次铁壁合围,路上就多了好些骑兵巡逻队。

刚走到王各庄东头那片晒谷场,宋双来后脖颈子突然发凉,西北边扬起一溜黄烟,马蹄子声跟闷雷似的滚过来。

他后槽牙一咬,扭头就往高粱地里钻,脸被杆子刮得生疼,可这时候哪顾得上这些?

哪承想这伙二鬼子眼尖得很,五六个骑兵呼啦散开围上来,宋双来猫腰躲在垄沟里,听着马鼻子喷气的声儿越来越近。

有个伪军头目扯着公鸭嗓子喊:"小兔崽子,爷爷看见你了!"话音没落,咔嚓一声子弹顶上了膛。

虽说他年龄小,但是真遇到事是一点不慌,真能沉的住气,他记得班长教过,越是绝处越得找活路。

他眼睛紧盯前方,右手悄悄摸上腰间的枪把子,左手把要紧的信件往土里按了按。

眼瞅着个穿黄皮靴的脚就要踩到跟前,宋双来突然窜起来,照着那人胸口就是一枪。

这枪打得特别准,伪军跟麻袋似的栽下马,惊得那东洋马扬起蹄子乱蹦。

剩下几个伪军让这架势唬住了,慌里慌张往马肚子底下躲,宋双来趁机往深处滚了两滚,就着倒伏的高粱杆子当掩体。

这时候太阳正毒,汗珠子糊住眼睛也顾不上擦,他数着外头杂乱的脚步声,估摸着有个愣头青要往这边搜,抬手又是两枪。

枪子儿擦着伪军的耳朵飞过去,吓得那帮人扯着马缰绳就往回跑。

等外头彻底没动静了,宋双来趴在地上听了好大一会,确定安全了才把信刨出来,绕了七八里野地回到驻地。

后来听情报科的说,那封信里是反扫荡的兵力部署图,他不光保住了重要情报,还顺手撂倒仨伪军,缴了匹东洋马回来。

从那往后,宋双来在队伍里算是出了名,别看他年纪小,打仗却非常机灵,有回夜里端炮楼,他领着两个老兵油子,愣是摸到岗楼根底下塞炸药包。

等解放,当年钻高粱地的他已经带兵打过长江了,后来授衔的时候,军委的人翻他档案,看见十六岁这档子事还专门问了句:"这就是那个高粱地里耍骑兵的小鬼?"

要说这人也是奇,从通讯员干到师长,却从来没有受过伤,大伙儿心里明镜似的,哪有什么天生福将,不过是绝境里绷得住那根弦,险招里算得准七分胆。

正如那年青纱帐里的生死局,枪膛里压着的不光是子弹,更是个半大孩子把天捅破的狠劲儿。

0 阅读:184

猜你喜欢

史说畅谈呀

史说畅谈呀

雾里看花,历史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