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是尉迟敬德。尉迟是李世民手上的特种部队玄甲军的4大统帅之一,那可是心腹中的心腹。说白了,玄甲军就是李世民的王牌,冲锋陷阵的铁血兄弟,尉迟敬德在里面不是普通角色,而是能拍板带队的狠人。战场上,他不是光耍嘴皮子,而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
尉迟敬德这人,跟李世民那是过命的交情。他跟太子李元吉的梁子结得早,俩人不对付,互相看不顺眼。元吉是太子李建成的铁杆兄弟,背后还有一堆人撑腰,尉迟敬德却一点不怵。特殊时候,他干掉元吉,那是眼都不眨。史书里提过,尉迟敬德跟元吉的恩怨不是一天两天,私下里估计没少掰腕子。这种背景下,尉迟敬德对李世民的忠诚,简直是铁打的。
要说尉迟敬德最硬核的一次表现,绝对是玄武门之变。那天早上,长安城里杀气腾腾,李世民带着几百人埋伏在玄武门,准备干掉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这事儿不是闹着玩的,输了就是全家掉脑袋。战斗打到白热化,李元吉差点把李世民弄死,情况危急得像在悬崖边上晃。就在这时候,尉迟敬德站出来了。他拉弓搭箭,一箭射穿元吉,干净利落,直接扭转局面。这箭不仅救了李世民,还定了整个战局。换句话说,没有尉迟敬德那一箭,历史可能得重写。
玄武门之变还没完,尉迟敬德的活儿也远远没结束。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后,太子那边还有一帮死忠私兵,人数不少,气势汹汹,随时可能反扑。尉迟敬德二话不说,提着两颗血淋淋的首级就冲过去,往地上一扔,吼道:谁敢动?那场面,估计把对面吓得腿都软了。私兵一看大势已去,立马散了。这还不算完,尉迟敬德又马不停蹄去找李渊,当时李渊还在宫里蒙在鼓里。尉迟敬德带着一身杀气,直接逼李渊下旨,立李世民为太子。这一套操作,胆大心细,硬生生把李世民扶上位。说句实话,玄武门之变要是没尉迟敬德,八成得黄。
尉迟敬德救李世民的次数还不止这一回。早年李世民带兵打仗,几次被敌人围困,都是尉迟敬德带着玄甲军杀进去,把他捞出来。比如有一次在美良川,李世民被敌军围得水泄不通,尉迟敬德单枪匹马冲进重围,硬是把李世民带了出来。这种事,换别人估计早吓得跑路了,尉迟敬德愣是没皱一下眉头。他的忠诚,不是嘴上说说,而是拿命换来的。
李世民对尉迟敬德那叫一个宠。赏金赏地不说,地位也高得吓人。尉迟敬德后来封了鄂国公,府邸修得跟小皇宫似的,家里金银堆得满屋子。史书里记载,李世民有次宴会,还亲自给尉迟敬德敬酒,这待遇,放整个大唐也没几个人有。不过,尉迟敬德这人也有点毛病,仗着李世民宠他,脾气上来了谁都不认。有一次宫里喝酒,李道宗因为排在他前面,尉迟敬德不乐意了,上去就是一拳,差点把李道宗眼睛打瞎。这事儿传到李世民耳朵里,他也只是轻飘飘说了句悠着点,换别人早被砍了。尉迟敬德挨了警告,才稍微收敛点,但那股子嚣张劲儿,还是改不掉。
说尉迟敬德是李世民的头号马仔,不是随便吹的。他的战绩摆在那儿,玄武门之变就是铁证。那天长安城里,血流了一地,尉迟敬德愣是靠一箭一吼,帮李世民拿下皇位。战场之外,他还帮李世民镇场子,收拾那些不服气的家伙。比如有次朝堂上,有人当面顶撞李世民,尉迟敬德直接站出来,瞪着眼说:再多说一句试试?对方立马闭嘴。这种时候,尉迟敬德就是李世民的底气。
当然,尉迟敬德也不是完美无缺。他性子太直,有时候不讲情面,容易得罪人。史书里说他晚年有点迷信,喜欢搞些奇奇怪怪的仪式,比如在家门口摆石头镇宅,弄得邻居都绕着走。不过这些小毛病,掩盖不了他的功劳。李世民后来说过,尉迟敬德是他最信任的人之一,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毕竟,那么多次出生入死,都是尉迟敬德陪着他。
尉迟敬德这人,放在今天估计就是那种一身腱子肉、说话带风的硬汉。他跟李世民的关系,像是战场上并肩抽烟的兄弟,平时可能拌两句嘴,但关键时刻,绝对豁得出命。玄武门那天的血腥味,估计一辈子都散不了,尉迟敬德那一箭,射的不只是李元吉,还有大唐的江山。他不是文臣,舞文弄墨不行,但他用命帮李世民打下了天下,这份忠诚,谁能比?
所以,翻遍史书,尉迟敬德就是李世民的头号马仔,没得跑。他不是那种端着架子的将军,而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兄弟。玄武门之变那天的长安,喊杀声震天,尉迟敬德站在李世民身后,手里拎着弓,眼睛估计红得像狼。那一刻,他不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