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 缅甸军政府停火期空袭学校致22死:地震灾区的血色教室与全球震怒 2025年5月17日 综合报道 停火协议下的血腥空袭 2025年5月12日上午9时37分,缅甸军政府从密铁拉空军基地出动喷气式战斗机,对实皆省迪贝因镇奥廷昆村一所由反对派民族团结政府(NUG)运营的学校发动空袭。目击者称,战机投下至少两枚炸弹,导致校舍瞬间坍塌,22人当场死亡(含20名学童及2名女教师),约50人受伤,书包与残肢散落废墟。军政府事后否认袭击,称报道为“反政府势力捏造”,并污蔑该校为“炸弹工厂”,遇难儿童被贴上“恐怖分子”标签。 冲突背景 此次袭击正值缅甸军政府宣布延长“地震停火”至5月31日之际。3月28日,该国中部发生7.7级地震,致3700余人死亡,灾后重建尚未展开,军政府却在地震后发动至少243次军事行动,包括171次空袭,造成逾200名平民死亡。国际观察指出,军政府惯用“停火”掩护军事扩张,尤其针对反对派控制区实施精准打击。 各方证据 1. 目击者证词:当地教师与村民向法新社、《伊洛瓦底》等媒体描述,空袭发生时“战机低飞投弹,毫无预警”,救援现场惨不忍睹。 2. 反对派指控:NUG教育部声明谴责此为“系统性恐吓”,并披露该校为地震后临时教育设施,旨在解决战区儿童失学问题。 3. 国际反应: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强烈谴责,强调“学校必须是非战区”;英国印度-太平洋事务大臣凯瑟琳·韦斯特斥责军政府“将儿童作为战争工具”。 受害方 • 平民与儿童:空袭直接剥夺生命权与教育权,幸存者面临心理创伤与流离失所。地震灾区叠加战火,救援物资耗尽,雨季逼近恐引发疫情。 • 民族团结政府(NUG):作为军政府主要政敌,其人道治理努力遭武力打压,地区控制力受挑战。 受益方 • 缅甸军政府:通过“焦土战术”削弱反对派民心支持,巩固对资源富集区(如震后暴露的玉石矿脉)的控制。 • 地缘博弈者:军政府以“接受中俄援助”换取国际合法性,同时拒绝西方介入,加剧大国在缅影响力竞争。 全球影响与长期危机 1. 人道灾难升级:联合国数据显示,缅甸90%灾区未获有效援助,军政府被指劫持物资、阻挠救援通道。 2. 国际法挑战:使用集束弹药(国际公约禁用)及攻击教育设施,涉嫌触犯战争罪,但安理会因大国分歧未能形成统一制裁。 3. 内战螺旋:军政府与反政变武装冲突四年,控制区缩至全国24%,空袭成其维系权力的“最后手段”。 最后 当教室成为坟场,停火沦为谎言,缅甸的悲剧不仅是地缘政治的注脚,更是对人类文明的拷问。国际社会若继续“选择性失明”,血色校舍的硝烟,终将蔓延为吞噬希望的燎原之火。 综合信源:缅甸通缅甸强发地震 缅甸大地震 缅甸7.7地震 左日缅甸大地震 仰光地震 缅甸震后 缅甸77级地震 缅甸地震重建
头条新闻|缅甸军政府停火期空袭学校致22死:地震灾区的血色教室与全球震怒 2
展亦与世界
2025-05-17 20:37: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