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球迷对交易价值的底层逻辑没有正确的认知,认为球员的能力是唯一的因素 先说结论,球员的能力≠球员的交易价值,或者说不完全等于。球员的能力是交易价值的基础,但不是交易价值的决定因素。球员的交易价值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合同的大小,合同的性价比,年龄,位置,打球的类型,甚至是否是本地人等各种各样的因素。 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么多年下来,每年的交易截止日之后,球迷都会争论这个亏了那个赚了,也会有很多球迷不理解为什么主队会做这么一笔看上去就很亏的交易。原因就是球迷的第一视角只是球员的能力对比,而球队在做交易的时候,是综合了所有因素来考量的。 现在我们来谈谈湖人休赛期最重要的筹码––奥斯汀·里夫斯的价值有多高。 1、先说一点已知的侧面证明,如果奥斯汀里夫斯是家福德+1首轮就能换到的球员,那现在的里夫斯早就应该身披独行侠的球衣了。以东契奇的交易价值来说,独行侠是双核驱动,东契奇+欧文的持球组合,在交易掉持球大核东契奇之后,独行侠会不可避免的陷入缺持球发起人的问题,而里夫斯正好就是成长起来的playmaker。这时候,一个成名球星戴维斯+一个年轻球员里夫斯+首轮,是换超级球星东契奇的标配筹码。然而就是因为里夫斯的交易价值非常大,所以在有了戴维斯做主体之后,独行侠也只能再要一个克里斯蒂而不是里夫斯了,哪怕在假设里,把里夫斯跟克里斯蒂互换,对双方球队来说,独行侠有了第二个持球点,湖人有了搭配东契奇去防守的后场3D,对双方的阵容都更加适配更加合理的情况下,也不能让湖人答应把里夫斯加进交易,哪怕得到的人是东契奇。 2、性价比,这是很多球迷忽略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原因是什么,原因就是这是一个商业联盟,一切都是为了赚钱。性价比高的球员有多重要呢,性价比高就可以让球队以更少的薪资,取得更好的成绩。薪资,是真金白银老板必须要要花出去的钱,而很多小球市的球队,靠的就是分红,和绝不触碰奢侈税线来盈利的,甚至根本谈不上奢侈税线,很多球队都要去填穷鬼线而避免拿不到分红甚至被罚款。 这时候以里夫斯为例,球队每年只需要给他1400万的薪资支出。而他这1400万的薪资,在不算每年都有一个大进步的情况下,他已经是一名20.2+4.5+5.8,场均能投进2.7颗三分球的球员了。这种贡献度,很多3000万以上球员都是做不到的。如果你是球队总经理,你让老板在节约了1600万左右的美金的前提下,让球队取得了更好的成绩,这全部都是里夫斯除了能力之外的附加交易价值。 3、合同剩余年限。里夫斯还剩余两年完整的合同,这让他的交易价值又大的很多。举个反向的例子,还是家福德。家福德剩一年合同,明年就是合同年。也就意味着明年打两三个月之后,独行侠就必须给家福德开出两千万以上的提前续约的长合同了。如果不开,那独行侠就必须着手交易家福德,避免球员合同到期一无所获了。而球员往往在这种要大合同得不到又可能被交易的期间,会有很多场外的想法,并不能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到球场上,而这是对球队取得成绩的非常不好的影响。而很多因为提前续约问题而被交易的球员,往往得不到符合这名球员能力的对等筹码,因为交易得到这名球员的球队,交易之后一样面临提前续约大合同的这种问题。 4、球员类型。里夫斯在接过拉塞尔和詹姆斯的球权之后,在本赛季真正成为了一个playmaker,可以消化球权的同时做到撑起产量。这是球员同能力值情况下,交易价值最大的球员类型。类比一下,playmaker就相当于厨子,你哪怕把食材配得再高端,你没有一个好的厨子,你也做不出相应水平的菜。再拿独行侠举例子,独行侠哪怕欧文受伤,以他其他位置球员的能力值,也不至于俯冲附加赛然后附加赛出局,归根结底就是其余位置的球员有能力值,但是缺乏playmaker来把这些能力值用起来。 5、励志属性。里夫斯属于落选秀打出来的洛杉矶宠儿,励志属性对球队票房是有加成的。举个例子,灰熊的河村永辉,很受到灰熊当地球迷的喜爱的,只是因为他没有达到轮换的水准。而票房,又是真金白银的收入,这都是交易当中的附加因素。甚至包括本地球星属性,球队在一笔交易中,如果能带回一个从小在当地打出来的本地球星,也会对当地票房有加成的。 所以综上所述,里夫斯不仅是一个场均20+5+5的后卫,还是一个性价比超高的playmaker,他的交易价值非常的高。涉及到里夫斯的交易,都不可能会是小交易,都会是震动联盟的大交易,可以让时间来证明我说的吧。
很多球迷对交易价值的底层逻辑没有正确的认知,认为球员的能力是唯一的因素 先说结论
魔术师的传球
2025-05-18 15:23:41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