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着头皮坐到一起 白宫争吵以来首次 泽连斯基和万斯举行会谈 一、事件背景与核心

太益与世界 2025-05-19 12:28:14

硬着头皮坐到一起 白宫争吵以来首次 泽连斯基和万斯举行会谈 一、事件背景与核心动态 争吵与和解的时间线 2025年2月28日,泽连斯基访美期间与特朗普、副总统万斯在白宫爆发激烈争吵,特朗普指责泽连斯基是“战争贩子”,双方未能签署乌美矿产协议,原定联合记者会取消。此后,泽连斯基多次公开强调对美国的“感激”,但未软化对俄立场。5月18日,两人借新任教宗就职典礼契机首次会面,握手并举行会谈,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参与。 会谈核心议题 俄乌谈判机制:双方讨论了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谈判的进展,泽连斯基指出俄罗斯代表团“级别过低且无决策权”,暗示谈判缺乏实质意义。 停火条件分歧:泽连斯基重申“无先决条件全面停火”的立场,而美国则坚持需俄方“实质性撤军”作为前提。 对俄制裁与防务合作:美方提出延长部分制裁豁免以换取乌克兰让步,同时要求乌方加快军工生产以配合美国军援。 二、美乌分歧的本质与妥协空间 战略目标的根本冲突 乌克兰诉求:泽连斯基团队提出“新和平计划”,核心包括: 俄方归还2014年后占领的领土(克里米亚、顿巴斯); 建立多边安全保障机制(欧盟、北约、美国共同参与)。 美国立场:特朗普政府主张“有限停火”,要求乌克兰接受“冻结冲突”方案(维持现状至2026年),同时削减对乌军援规模至每年200亿美元(原计划为300亿)。 阶段性妥协的可能性 粮食援助象征意义:5月18日会谈后,美国允许日均5000吨粮食进入加沙,仅为战前需求的1/3,此举被解读为“以人道主义窗口换取乌克兰让步”的策略。 多边谈判机制探索:双方同意在伊斯坦布尔重启三方会谈(乌克兰、美国、土耳其),但俄方参与意愿低,可能转向“平行谈判”模式(乌美直接对话+土耳其协调)。 三、国际格局的连锁反应 欧洲的角色强化与局限 泽连斯基在会谈中强调“欧洲已形成统一立场”,包括: 建立欧盟-乌克兰联合防务基金(初期规模50亿欧元); 推动对俄能源制裁升级(禁运2025年新增天然气出口)。 但欧洲实际军援能力仅占美国的1/5,且面临国内政治压力(如德国CDU党内部反援乌派占比升至38%)。 中东与亚太的博弈场延伸 土耳其、卡塔尔等地区国家借谈判推动“能源-安全”交易(如土耳其承诺向乌克兰提供LNG换取粮食出口配额); 中国、印度等保持“中立调停”姿态,但未参与实质性谈判,显示全球南方国家在冲突中的战略观望。 四、未来72小时关键观察点 5月19日:美国国会将表决《2025-2026跨年度对乌援助法案》,法案包含“暂停军援除非乌克兰接受停火”条款,泽连斯基团队需在48小时内回应。 5月20日:土耳其外长将主持伊斯坦布尔三方预备会议,若俄方拒绝出席,可能转向“乌美直接谈判+土耳其监督”模式。 5月21日:欧盟峰会可能通过“对俄第六轮制裁”,重点打击俄北极航道运输,但美国已暗示“反对过度施压导致能源危机”。 五、战略评估与建议 短期(2025-2026):冲突可能进入“低烈度僵持”阶段,乌克兰需在6个月内完成军工产能翻倍(目标年产坦克2000辆、无人机1.5万架)。 中期(2027-2030):美欧或将推动“分阶段主权协议”(如克里米亚暂由联合国托管),但需俄罗斯经济复苏(2025年GDP预计萎缩2.3%)作为前提。 长期风险: 泽连斯基的“无先决条件停火”主张与特朗普的“冻结冲突”方案存在根本矛盾,可能导致乌美关系在2026年中期选举后再度恶化; 俄罗斯若在2025年秋完成“北极航道常态化”(缩短对欧运输时间30%),可能打破现有制裁体系。 建议持续关注: 5月23日泽连斯基访德期间与朔尔茨的联合声明; 5月25日美国务卿鲁比奥对俄特使的制裁清单; 6月1日乌克兰国防部公布的“2025年军工生产进度报告”。

0 阅读:30

猜你喜欢

太益与世界

太益与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