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沙尼亚这次惹上硬茬,试图扣押俄油轮惹祸,莫斯科下令火速反击
5月18日,俄方以“违反海事规定”为由,扣押了从爱沙尼亚港口出发的希腊油轮“Green Admire”号,并疑似对波罗的海区域实施GPS干扰,导致多艘船只导航系统瘫痪。这一连串行动被视为对爱沙尼亚的精准报复。
因为就在5月16日,爱沙尼亚海军在波罗的海国际水域对悬挂加蓬国旗的“美洲虎”号油轮展开了拦截行动。当时尽管该油轮实际驶往俄罗斯普里莫尔斯克港,但爱沙尼亚援引欧盟制裁条款,指控其属于俄罗斯规避制裁的“影子舰队”,并出动了包括AW139直升机、M28反潜巡逻机、“拉朱”号巡逻艇在内的三分之一海军力量(约两艘舰艇)。波兰空军一架米格-29战斗机也加入行动,试图通过空中威慑迫使油轮转向。
然而,俄罗斯油轮船员拒绝配合,甚至加速摆脱登船企图。爱沙尼亚巡逻艇在油轮前方反复穿梭的“蛇形拦截”也以失败告终。面对北约的联合施压,俄军迅速反应。一架苏-35S战斗机紧急升空,直扑冲突空域。最终,“美洲虎”号在俄军掩护下进入俄罗斯领海,爱沙尼亚行动宣告失败。尽管爱沙尼亚以“领空侵犯1分钟”为由召见俄大使抗议,但俄方未予理会。
爱沙尼亚作为北约成员国,依赖盟国驻军(如英国、法国)提供安全保护,但其激进反俄政策加剧了自身风险。俄专家直言,爱沙尼亚海军“最猛武器仅是机关炮”,若单独对抗,“俄军一小时即可灭国”。爱沙尼亚的“抗俄先锋”角色,实则是北约与俄罗斯博弈中的一枚棋子。此次油轮风波再次印证:小国在夹缝中的“极限操作”虽能博取关注,却难撼动大国博弈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