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1年,顺治刚咽气,几个小太监就将三尺白绫送进了贞妃的房间,作为顺治众多妃嫔中唯一的殉葬者,年仅20岁的她崩溃大哭:“都是姐姐害我!” 1661年正月寒风刺骨,紫禁城的红墙黄瓦蒙着层薄霜。 顺治皇帝咽气的消息像把尖刀划破了皇城的宁静,几个小太监捧着白绫踏进贞妃寝宫时,檐角的铜铃正被北风吹得叮当作响。 二十岁的董鄂氏瘫坐在绣墩上,指甲抠进黄花梨木的雕花缝隙里,那句"都是姐姐害我"的哭喊,成了紫禁城冬日里最凄厉的哀鸣。 要说这桩人间惨剧的根子,还得从三十年前皇太极驾崩说起。 当年六岁的顺治被扶上龙椅,龙椅后头站着摄政王多尔衮。这位皇叔把持朝政十余年,连孝庄太后想见亲儿子都得看人脸色。 顺治十三年的腊月,多尔衮在喀喇城打猎坠马的消息传到京城时,孝庄太后正在佛堂念经,手里的佛珠突然断线,檀木珠子噼里啪啦滚了满地。 挣脱牢笼的顺治转头发现,亲娘孝庄太后的掌控比多尔衮还要严实。 蒙古科尔沁部的格格们接二连三住进东西六宫,可顺治心里头跟明镜似的——这些蒙古妃子都是母亲安插的眼线。 直到那个秋猎的日子,顺治在围场瞥见弟弟博穆博果尔的福晋董鄂氏,才真正尝到情窦初开的滋味。 董鄂妃进宫那年,御花园的牡丹开得格外艳。这个满洲正白旗的姑娘不仅貌美,更难得的是通晓诗书。 顺治批奏折时她红袖添香,皇帝烦闷时她弹琴解忧,连孝庄太后犯头疼病,她都能彻夜守在床前侍奉汤药。 可惜好景不长,他们唯一的儿子染天花夭折后,董鄂妃的身子骨就像秋后的树叶,眼瞅着一天比一天枯黄。 贞妃进宫那日正逢大雪,轿子抬进神武门时,积雪压断了枝头的红梅。 她比姐姐小五岁,眉眼间还带着未褪的稚气。 董鄂妃拉着妹妹的手说:"往后咱们姐妹同心。"可这话说出来不到半年,董鄂妃就香消玉殒,留下个痴情的皇帝和战战兢兢的族人。 顺治追封董鄂妃为孝献皇后那日,钦天监说紫微星黯淡无光。 皇帝把葬礼办得比太祖太宗还要隆重,八百喇嘛在景山诵经四十九天,金丝楠木的棺椁里铺着孔雀羽织就的锦衾。 孝庄太后站在乾清宫台阶上看着漫天纸钱,手里的帕子都快绞碎了——她想起当年海兰珠得宠时,皇太极也是这般不管不顾。 要说贞妃的命,真应了那句"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董鄂妃百日祭那天,她在灵前哭昏过去,醒来就听说皇帝要出家。五台山的和尚进宫讲经,顺治把龙袍换成了袈裟,要不是孝庄太后带着御林军硬闯禅房,大清朝差点就多了个光头天子。 这些事桩桩件件,就像往孝庄太后的心窝里捅刀子。 顺治驾崩前留了道罪己诏,里头写着"未能以礼止情",明眼人都看出这是太后授意。 诏书颁布那天,贞妃躲在长春宫的偏殿里,听见外头太监议论:"董鄂家的好日子到头了。"果然头七还没过,白绫就送进了门。 如今站在孝东陵的明楼前,还能看见贞妃的宝顶紧挨着悼妃陵。野史说康熙后来在祖母跟前跪了整宿,才换来那道废除殉葬的圣旨。 要说这紫禁城的风水,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一将功成万骨枯",多少红颜成了宫墙下的冤魂。 最新显示,清东陵管理处2024年在孝东陵开展数字化保护工程,通过三维扫描技术完整记录贞妃墓室结构。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在《国家宝藏》节目中透露,董鄂妃与顺治合葬地宫从未被盗,棺椁上的经文至今清晰可辨。 抖音历史科普账号"紫禁城秘闻"今年三月发布的贞妃专题视频,播放量已突破千万。 信息来源: 顺治嫔妃_百度百科 贞妃(清世祖妃子)_百度百科 贞妃 - 抖音百科 清东陵管理处官网 央视《国家宝藏》栏目 抖音账号"紫禁城秘闻"
1661年,顺治刚咽气,几个小太监就将三尺白绫送进了贞妃的房间,作为顺治众多妃嫔
海诚看趣事
2025-05-20 02:33:4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