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李瑞英正在准备播音,突然接到儿子坠楼受伤的消息,她忍痛说了一句话。正

南烛春之晚阿 2025-05-20 11:31:37

1998年,李瑞英正在准备播音,突然接到儿子坠楼受伤的消息,她忍痛说了一句话。正是这句话把她推上了风口浪尖。

从小,李瑞英就被文字所吸引,这种热爱让她对播音主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她的父亲却希望她能够跟随他的脚步,成为一名军人,为国家奉献。

这是一个父亲对子女未来的期许,一个渴望子女能够成就更大事业的父亲的梦想。

面对父亲的期望和自己内心的向往,李瑞英做出了选择。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自己热爱的事业,选择了成为一名播音主持。

这个选择并不容易,她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

正是这份坚持和执着,让李瑞英成为了央视的国脸。她用自己的声音,将国家的声音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了亿万人心中的记忆和代表。

28年的工作生涯,零失误的表现,不仅展现了她的专业素养,更展示了她对事业的敬畏和执着。

1991年,李瑞英登上央视春晚,成为央视台柱子的一员,这个时刻标志着她的声音将在全国范围内被听到,成为无数人心中的记忆。

她真正的成名之路是在后来《新闻联播》改版、开始采用直播方式进行播报的时候。、

直播,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尤其是在新闻领域。每个字、每句话都要准确无误,没有丝毫的容错余地。这是一项对主持人专业素养、语言功底和应变能力都极高要求的工作。

然而,面对这一挑战,李瑞英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和稳定性。她以沉稳自信的声音,每天准时出现在屏幕前,为观众们播报着最新的新闻资讯。

无论是国际大事还是国内重要事件,她都能够以高度专业的态度进行准确而流畅的报道。

在李瑞英的主持下,《新闻联播》成为了国家最重要的新闻播报节目之一。观众们在每天晚间都会聚精会神地收看,倾听她的声音,了解国家和世界的最新动态。

她的专业精神和无可挑剔的表现,赢得了无数观众的信赖和尊重。

1998年的一个清晨,李瑞英准备着今天的广播节目。就在她准备投入工作的时候,电话突然响了起来。她接起电话,听到了一个震惊而令人心碎的消息——她的儿子从楼上坠落了。

李瑞英的心瞬间停了下来。她感到一股难以言喻的绝望和痛苦。她的思绪一片混乱,但她知道她必须行动起来。她深吸了一口气,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当她得知儿子坠楼受伤的消息时,心如刀绞。眼前的一切似乎都在颤抖,她的心情几近崩溃。但是,她知道此刻不能束手无策,她必须坚强起来,为了她心爱的孩子。

新闻联播即将开播,她知道自己不能离开。节目的开播需要她的参与,全国人民都在等待着。虽然换人已经来不及,但她知道自己有责任完成手头的工作。

“听我说,你现在打120,把孩子送医院,我忙完手头的工作马上过去。”她对保姆说道,眼中含着泪水,但声音却坚定而决绝。

两分钟匆匆而过,李瑞英化解了心中的情绪,坐在摄像机前,开始了新闻联播的工作。

她用坚强和执着,为了眼前的任务,为了那个更伟大的目标,完成了自己的工作。镜头前的她,面带微笑,表情自若,似乎毫无留情地将心中的焦虑和担忧抛诸脑后。

然而,在她看似平静的外表之下,心中对儿子的牵挂却如火如荼,燃烧着她的内心。

直播结束后,她匆匆冲进去,连妆都来不及卸。当她看到躺在病床上,身体缠满绷带的儿子时,她的心猛地一紧。

那个平日里活泼可爱的孩子此刻昏迷不醒,如同失去了生命的光芒,令李瑞英的心如同被冰冷的寒风吹袭。

她脚步一软,整个人瘫坐在地上,泪水止不住地流淌。这一刻,所有的坚强和执着都仿佛被击碎,她感到自己无法再支撑下去。

但是,当她看到孩子的脸庞,那张熟悉的脸庞,她的内心再次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她知道,不能就这样束手无策地放弃。她是母亲,是孩子的依靠,她必须要坚强。

她抬起头,擦干眼泪,站起身来。她知道,孩子需要她的支持和陪伴,她不能让自己的软弱成为孩子复苏的绊脚石。

于是,李瑞英重新振作起来,她在医院的走廊里来回踱步,焦急地等待着医生的消息。她的心如同悬在半空中的风筝,时而起时而落,但她始终不放弃希望,不停地为孩子祈祷。

终于,在漫长的等待之后,医生告诉李瑞英,孩子的情况虽然危急,但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

李瑞英的心如同放下了一块巨石,喜悦和感激涌上心头。她知道,这只是开始,她还要陪伴着孩子一起走过后面的每一步。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南烛春之晚阿

南烛春之晚阿

南烛春之晚,四照花未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