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列宁遭遇刺杀,女刺客卡普兰对着他连开了三枪,很快杀手便被抓捕,而她的下场实在是惨不忍睹… (信息来源:2007年12月07日 齐鲁晚报——列宁遇刺之谜揭晓凶手竟然是个女瞎子) 1918年8月30日的莫斯科,米赫尔松工厂的工人集会被夜幕笼罩,列宁站于讲台上,激昂的言辞点燃着工人们的革命热情,然而,当时谁也未曾料到,这场演讲的尾声会被三声枪响撕裂,一个身影从人群中闪出,手握勃朗宁手枪,枪口直指列宁的后背,子弹穿透他的左肩与肺部,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襟。 这个刺客名为芬妮·卡普兰,是一位几近失明的犹太女子,她站在工厂外的松树下,被愤怒的工人和士兵围得水泄不通,眼神空洞,却异常冷静,甚至在混乱中点燃了一支香烟,这个细节被后世反复提及,一个半盲的女人,如何在黑暗中精准射中目标? 卡普兰的背景错综复杂,她生于犹太家庭,16岁因刺杀基辅行政长官被捕入狱,在狱中度过11年,其间,她结识右翼社会革命党人,思想渐趋极端,1917年二月革命后获得大赦释放,但她对布尔什维克的政权深怀敌意,曾愤然表示:"列宁背离了革命理想,他的所作所为已与社会主义精神相去甚远。" 但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卡普兰的“认罪”与她的能力严重矛盾,档案显示,她患有严重的眼疾,几乎无法视物,在停电的夜晚,她如何能在人群中锁定列宁的位置?更让人生疑的是,契卡在审讯过程中迫切要她认罪为英方特工,却始终未能提出任何有力证据。 卡普兰的共犯诺维科夫的口供更增添了谜团,他承认当日身着水手服,职责是在车间入口处阻拦人群,为卡普兰制造时机,然而,一位目击者声称,枪声响起时,列宁正与工人波波夫交谈,背部朝向枪口,而司机的证词却表明列宁是胸部中弹,这两种描述彼此冲突,使真相变得扑朔迷离。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卡普兰的尸体被塞进铁桶,浇上汽油焚烧,这种处理方式,像是要抹去所有痕迹,列宁的医生后来透露,从他体内取出的子弹中发现了剧毒痕迹,如果子弹再偏移几厘米,列宁可能当场死亡。 史学家尼洛夫曾提出一项大胆推论,这次暗杀事件或许是布尔什维克高层精心策划的"自伤计策",当时,苏俄正同时应对内战与反革命力量的挑战,列宁遭枪击能够成为压制反对势力的正当理由,事件发生后,契卡随即在彼得格勒发起了大范围清洗,导致上万人遭到处决。 另一种解释认为,卡普兰实为社会革命党的牺牲品,该党在十月革命后与布尔什维克分道扬镳,被视作潜在隐患,若卡普兰的暗杀行动背后确有更大规模的组织支持,布尔什维克为何不进行深入调查?反而急切地将她除掉? 还有一种可能,是列宁的安保漏洞被敌人利用,当天,列宁没有携带警卫,独自步入工厂,这种异常行为,是否暗示着他低估了危险?或者,他根本知道危险的存在,却选择以身犯险? 布尔什维克借机巩固权力,红色恐怖席卷全国,而卡普兰,这个被历史遗忘的女人,成了权力博弈的牺牲品,她的枪声,不仅改变了列宁的命运,也加速了苏联历史的进程。 说实话,这事儿越琢磨越觉得蹊跷,卡普兰一个半瞎的女人,能在黑暗中精准射中列宁?这概率比中彩票还低,再说了,契卡那帮人审讯时急着让她承认是英国间谍,却连子弹型号都没问清楚,这不是摆明了心里有鬼吗? 我觉得,这事儿八成是布尔什维克高层自导自演的,列宁那会儿刚掌权,反对派多如牛毛,他得找个借口镇压他们,卡普兰的刺杀,正好给了他这个机会。至于卡普兰本人,她可能真是个极端分子,但绝对不是主谋,她就是个被推到台前的替罪羊,替那些真正的幕后黑手背了黑锅。 历史这东西,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列宁的遇刺案,背后牵扯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咱们这些后人,也只能从蛛丝马迹中拼凑真相,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场刺杀改变了俄国,也改变了世界。
1918年,列宁遭遇刺杀,女刺客卡普兰对着他连开了三枪,很快杀手便被抓捕,而她的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5-20 23:38:04
0
阅读: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