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中方贺电一星期后,德国新总理终于公开提到中国!和默克尔、朔尔茨都不是一路人

街坊影视 2025-05-21 10:30:32

收到中方贺电一星期后,德国新总理终于公开提到中国!和默克尔、朔尔茨都不是一路人 就在中国向德国新总理默茨发出贺电整整一周后,这位刚上任的德国领导人终于在联邦议院首次政府声明中公开谈及中德关系。他的表态既释放出强硬信号,又保留了合作空间,背后折射出德国在复杂国际局势下的战略权衡。 默茨在声明中明确表示,中国是德国和欧盟应对全球挑战及经济领域的 “重要合作伙伴”,但同时强调要采取 “更强硬” 方针推进所谓的对华 “战略性去风险化”。 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述,实际上反映了德国当前面临的内外压力。从国内看,默茨领导的联盟党与社民党联合政府刚经历艰难组阁,极右翼选择党支持率飙升,迫使新政府在对华政策上展现 “强硬姿态” 以回应民粹诉求。 而从国际环境看,特朗普政府重启关税战并施压盟友选边站队,默茨需要在维护跨大西洋关系与保住中国市场之间寻找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默茨的 “去风险化” 并非简单脱钩。就在他发表声明当天,德国与菲律宾签署防务协议,试图在亚太扩大存在感。这种 “战略东移” 既呼应美国的印太战略,又暗含对冲中国影响力的意图。 但另一方面,德国经济界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远超政治口号,2024 年中德贸易额达 2470 亿欧元,西门子、大众等德企在华营收占比超过三分之一,92% 的在华德企明确表示不愿退出中国市场。 这种现实迫使默茨不得不强调 “中国仍是重要伙伴”,避免政策过激冲击德国工业根基。 不同于朔尔茨政府的内敛谨慎,70 岁的默茨展现出 “时不我待” 的紧迫感。他推翻竞选承诺扩大举债,设立 5000 亿欧元基建基金,并推动德国国防军成为 “欧洲最强大常规军队”。 这种激进姿态在对华政策上体现为 “硬话软做”:一方面在政治话语中引入 “战略竞争” 概念,另一方面通过绿党主掌的经济部继续推动中德在电动汽车、数字化等领域的合作。 其核心逻辑是通过战术层面的强硬姿态,为德国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市场准入等实质利益争取更大议价空间。 不过,默茨的战术面临多重挑战。国内极右翼势力持续施压要求进一步收紧对华政策,而欧盟内部对 “去风险化” 的理解分歧严重,法国主张深化战略自主,东欧国家则更倾向追随美国。 更关键的是,中国在回应德国表态时展现出精准的战略定力:中方既通过贺电传递合作意愿,又在默茨发表声明后迅速与欧盟达成取消互访限制的共识,以实际行动分化欧美阵营。 这种 “以静制动” 的策略,使得默茨的 “强硬” 更多停留在话语层面,难以转化为实质性政策突破。 默茨他试图通过 “政治表态强硬 + 经济合作延续” 的组合拳,既安抚国内保守势力和美国盟友,又保住中国市场的 “基本盘”。但这种策略的可持续性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德国能否在中美关税战中维持自身产业竞争力,二是欧盟能否形成统一的对华战略。 目前来看,德国经济界对 “去风险化” 的抵触情绪强烈,而欧盟内部的分裂短期内难以弥合,这使得默茨的政策调整更像是一场走钢丝的政治表演,而非真正的战略转向。

0 阅读:0
街坊影视

街坊影视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