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张靓颖又被推上风口浪尖了!昨晚音乐节上,她翻唱《孤勇者》《科目三》等网络热歌,现场大合唱堪比演唱会,但转头就被乐评人批「自降格调」。舞台上她穿着重工刺绣裙,跪在升降台边和粉丝对唱的样子,让我突然想起18年前那个在超女舞台上唱《阿根廷别为我哭泣》的青涩女孩——怎么如今唱几首大家爱听的歌,就成了「媚俗」? 争议的核心在「艺术含金量」。有人说她的海豚音该留给《画心》这样的经典,不是用来吼《挖呀挖》;但台下举着荧光棒的00后妹妹哭着说:「姐姐唱《勇气大爆发》时,我想起她陪我熬过中考前的每个深夜。」更扎心的是后台花絮:她为了唱好《大风吹》的粤语部分,跟着短视频博主逐字学发音,凌晨三点还在练习室对着镜子调整手势——那股认真劲儿,像极了刚出道时被质疑「选秀歌手没实力」的拼命三娘。 其实这不是张靓颖第一次「跨界」。当年她坚持唱电影主题曲被笑「不务正业」,如今《终于等到你》成了千万人婚礼BGM;她尝试电子国风被批「不伦不类」,现在《年轮》前奏一响就能唤醒全网青春记忆。音乐从来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当她在夜市直播里抱着吉他弹《小苹果》,当她把《酒醉的蝴蝶》改编成交响乐版,本质上和当年把海豚音融入流行歌一样,都是在寻找和听众对话的新方式。 最让人破防的是粉丝的留言:「我奶奶不认识张靓颖,但会跟着《花轿里的人》扭秧歌。」当我们在高雅艺术的殿堂里争论「雅俗」时,或许忘了音乐最本真的力量——能让打工人下班路上跟着哼的歌,能让广场舞阿姨踩准节奏的旋律,从来都不该被贴上「低级」的标签。张靓颖在舞台上蹦蹦跳跳的样子,和18年前那个敢穿婚纱唱摇滚的她一样,眼里都闪着「想让更多人听见」的光。 家人们,你觉得歌手唱网络热歌是「接地气」还是「掉价」?艺术该不该有「鄙视链」?快来评论区聊聊,毕竟音乐没有高低贵贱,只有人心的距离——你说是吗?#张靓颖# #张靓颖跳舞# #张靓颖巡演日记# #张靓颖和弦# #张靓颖壁纸# #张靓颖怒音# #张靓颖素颜# #张靓颖票价#
家人们,张靓颖又被推上风口浪尖了!昨晚音乐节上,她翻唱《孤勇者》《科目三》等网络
星河轻语悠
2025-05-21 10:53:3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