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下,杜甫、王维、岑参的命运悲歌😱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盛世大唐急转直下,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诗人们也在这场浩劫里,用诗歌记录下时代的伤痛。 杜甫在战乱中颠沛流离,目睹了太多人间惨剧😫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里,他望着沦陷后的长安,山河依旧,国家却支离破碎,满是荒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他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破,生活困苦,却还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份推己及人的胸怀令人动容。杜甫以沉郁顿挫的诗风,真实记录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 王维就没那么幸运了,安史之乱时被叛军俘虏,被迫担任伪职😣 他内心痛苦万分,《凝碧池》中“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借秋槐叶落、叛军奏乐的场景,含蓄地表达了对大唐的思念和对叛军的厌恶。王维虽无法像杜甫那样直白批判,但字里行间满是无奈与悲哀。 岑参投身平乱战争,边塞诗充满了对战争的感慨😔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诗中的战场气势磅礴。可安史之乱破坏力太大,即便他满腔热血,也难以短时间平定。“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行军途中连写家书都难,尽显漂泊无奈。 杜甫记录百姓苦难,王维表达爱国情怀,岑参展现战争场面与战士艰辛。他们的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国家命运和百姓疾苦的关注。 如今再读这些诗歌,依旧能感受到千年前战乱的残酷,以及诗人们的担当🙌 大家最喜欢他们三人中的哪一位呢?评论区留言分享吧!
安史之乱下,杜甫、王维、岑参的命运悲歌😱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亘古怀念侃史
2025-05-21 19:33:3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