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技术瞄准中国:印度声称自己开发出全新机载相控阵雷达,装备后能猎杀歼-20和

竹韵清风起 2025-05-23 16:13:46

用中国技术瞄准中国:印度声称自己开发出全新机载相控阵雷达,装备后能猎杀歼-20和歼-35。结果从技术到稀土原件全都是从中国进口的。 由印度政府在今年2月于班加罗尔召开的大规模航展。无疑成为了近段时间,国际社会眼中的一场“魔幻大剧”。 在此次航展当中,印度军工企业高调展出了号称“国产自主研发”的三款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且宣称这三款雷达性能,足以做到“猎杀中国歼-20、歼-35”。 然而,这场“印度制造”的狂欢很快被扒皮。这三款雷达从核心的氮化镓组件到稀土材料,全都贴着“中国制造”的隐形标签。 至于印度媒体大肆渲染其“技术突破”,甚至扬言要“改写亚洲空战规则”。实际上不过是上世纪的技术混搭。 更讽刺的是,印度国防部承认,这些雷达必要的稀土等关键材料和元器件绝大部分都需要从我国进口,而全球至少80%的稀土加工产能都是我国的囊中之物。 至于印度吹嘘的雷达技术,本质上不过是“进口零件组装大赛”。甚至这些雷达所需的氮化镓组件生产线来自以色列淘汰设备,而以色列的雷达技术本就落后中美两代。 更可笑的是,印度雷达引以为傲的“多目标跟踪”功能,软件算法竟是从中国出口到巴基斯坦的雷达逆向破解而来。 这种“用中国盾牌造矛刺中国”的操作,像极了武侠小说里的滑稽桥段:反派偷学主角武功,却因内力不足走火入魔。 此时炒作“雷达神话”,实为莫迪政府的政治赌博。2025年印度大选临近,经济增速放缓、失业率飙升的背景下,莫迪急需用“军事强国”人设拉票。 航展上,印度同步展示了“2036年量产AMCA战机”的演示文稿,这个比中国歼-20晚诞生20年的“未来武器”,完美诠释了印度特色“战略规划”:用今天的口号,掩盖昨天的失败。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技术碰瓷”对我国确实存在一定危险。毕竟印度军方已将军中配备的84架苏-30MKI的升级合同,与这些由我国零件制造的雷达挂钩。 若真用中国零件造出“反华武器”,无异于给中国企业套上绞索——既要赚印度市场的钱,又要担心自家技术成为射向同胞的子弹。 可我国又怎会对这一情况全无准备。面对印度方面用我国零件造出所谓“反华武器”这一行径,我国早已手握四大杀手锏。 第一样杀手锏便是稀土断供。毕竟印度雷达建造和运转所需的镓、钪等稀土,我国可是足足控制了全球95%的提纯产能 其次便是技术封锁。中国完全可对出口元器件植入“后门”,战时让印度雷达集体“失明”。再没有技术支持后,我国下一步便可通过市场层面对印度进行“绞杀”。 只要我国企业停止向以色列出口雷达组件,就足以掐断印度技术供应链上游。至于最后一样杀手锏,则是对印度进行彻底的降维打击。 现如今中国的歼-20战机所配备的氮化镓雷达,已经能够做到最远600公里的探测距离。这同样意味着印度雷达还没开机,就已进入中国导弹的“死亡圈”。 我国准备好的四样“杀手锏”,已经足以将印度变成拿着弹弓挑衅狙击手的孩童。当他一厢情愿认为自己天下无敌是,却不知我国早已锁定他的“眉心”。 但不可否认的是,印度挑起的这场“贴牌雷达”闹剧,同样给中国敲响了警钟:在如今的全球化时代,技术优势必须用“铁篱笆”保护。 我们能够接受并乐于见到世界各国展开平等科技竞争,但绝不允许“用中国粮,造中国反”。 这也难怪当印度议员在航展上高举“国产雷达”标语时,中国网友的评论一针见血:“这哪是印度国产制造?分明是‘在我国的内核外套上了印度制造的外衣’!” 此刻,每个中国人都该清醒:核心技术买不来、讨不来。只有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才能在大国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资料: 《枢密院十号:史上首次!美俄隐形战斗机同场“对垒”》——环球网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