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仅安排他经商以赚取党的经费,然而他却为组织缔造出一个商业帝国! 了解过共产党发家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早年的奋斗历史的网友都知道,中国共产党早些年内部资源、经济这些是非常不充足的,尤其是在战乱年代和国民党军队完全没办法相比。 共产党当年在抗战时期,很多时候都是老百姓自发性的支援共产党,为党提供经济食粮,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一个党派。 当然早年在共产党队伍内也存在一些相对条件比较不错的党员,为党捐助过费用。甚至还曾经出现过一位经商奇才,在周总理示意下,原本是要为党派运行去争取费用,却硬生生为党创建了一个商业帝国。 红岩这部作品曾经有专业的历史研究学者,深入研究了解过,在这背后有很多人物,他们真实的故事线是非常感人的,而在红岩故事里面,卢绪章为党筹钱,结识香港船王包玉刚,重庆船王卢作浮等等相关故事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卢绪章早年长期的在隐蔽战线内从事党的秘密联络和地下经济工作,根据中国军网的介绍,卢绪章是中国外贸业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都说人一旦有钱就很容易走上歪路,在纸醉金迷的日子里过久了,确实很容易把持不住自己,但是卢绪章在长期的斗争过程中,却一直都表现出高度的廉洁和自律性,对自己的理想理念十分忠实。 他在1937年正式入党以后,就把自己的药店当做是地下党的活动据点和具体的经费来源。而在这之前他的药店在上海当地是小有名气的,他1933年在上海创办了广大华行,在生意领域就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 早期他从事的是医疗器械药品的买卖,在那个战乱年代,这笔生意绝对是有非常大的红利的,到了1937年入党以后,他自己药店的绝大多数收入都用作了党组织的日常经费活动。 后来1940年,当时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刘晓将他护送到了重庆,在经过培训之后,他正式下海,开始当起了红色资本家。 他的身份在当年是比较特殊的,他归属于周总理单线领导,在周总理的事业和安排之下,为党的日常活动筹备经费。 在抗战时期,这些经费确实为党组织活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抗战胜利之后,他又按照当时周总理的要求,去寻找发展海外的市场,正式进入到华尔街,开启了自己的海外市场的拓展。 当时国共两党斗争期间,卢绪章在海外不断地拓展自己的事业版图。一直到1949年1月,当时基本局面已经开始趋向于稳定,周总理便打电话给卢旭章,要求他清算海外的资产,保留在香港的部分资产,回国参加新中国筹建。 周总理最起初希望他回国构建新中国,并没有强求。在最开始,周总理已经要求卢绪章保留自己的股份,毕竟多年以来他一直都是自己一个人在海外孤军奋战。 但卢绪章却并没有这样做,在后来接受采访时,他说自己下海经商是绞刑架下的生活,脑瓜子是别在裤腰带上的,党什么时候要钱就什么时候给,所以接到通知回解放区把钱交了觉得很轻松。 在卢绪章看来,他自己虽然在海外一直不断的发展事业,扩展商业版图,确实挣了很多钱,但这些钱都是为党挣的,并不是他自己个人的资产,他也从来没有想过什么个人资产这样的事。 关于卢绪章的个人生平,现在在宁波地区有相关的展览,大家去宁波旅游的时候,可以去了解一下关于卢绪章先生人生不同阶段的生活,在他的事迹故事里面,能够非常清晰的感受到他对党的信仰。 那个时候卢绪章除了自己有非常强的党性,不断的在为国家合同组织工作筹备经费,还鼓动号召很多和他一样有共同信仰的富商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这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同样和他一样,在宁波方面非常有名气的杰出代表人物,当时的世界船王包玉刚。 卢绪章是包玉刚的表哥,这两个人物都是当年为党组织建设和后来新中国成立筹建,作出极大贡献的革命前辈。 对于老一辈的革命家而言,人生的信仰对党的忠诚能够抵住一切诱惑,而这样的精神也是当下的年轻人,应当要去了解,应当要去学习的。 [微风]信息来源: 卢绪章:为党经营的广大华行“老板” 新京报2021-03-10 16:36
周总理仅安排他经商以赚取党的经费,然而他却为组织缔造出一个商业帝国! 了解过共
波览历史
2025-05-23 18:25:1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