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明明已经量产,中国空军为何还在大量生产装备歼-16? 2025年,中
好故事计划
2025-05-25 16:55:28
歼-20明明已经量产,中国空军为何还在大量生产装备歼-16?
2025年,中国空军的现代化步伐迈得铿锵有力。歼-20隐身战机从流水线鱼贯而出,气势如虹,但歼-16多用途战机同样没闲着,生产线热火朝天。
就在前不久的演习中,歼-16挂载重磅反舰导弹,精准摧毁海上目标,还用电子战吊舱让敌方雷达“瞎了眼”,硬核实力让人眼前一亮。
歼-20都量产了,为啥歼-16还这么忙?这背后,是空军转型的深层考量。
歼-20的隐身性能自然顶尖,2024年产了近百架,2025年还得超这数字,总数快到300架。可歼-16也不甘示弱,约300架的规模还在扩大。
原因之一,是老旧战机得换血。过去几十年的歼-11、苏-30、苏-35,总共超500架,如今却跟不上趟了。
歼-11的雷达航电老旧,苏-30在俄乌战争里频频吃瘪,连印度空军都嫌它落后,24架苏-35更是名不副实,面对现代防空系统毫无招架之力。
歼-16接过重担,凭着国产先进航电和强劲发动机,战斗力甩这些老家伙几条街。
再说歼-16的本事,它就像个全能选手。载弹量大,能扛重型炸弹和导弹,轻松搞定对地对海打击。
歼-20虽能外挂武器,但弹舱有限,难带大块头弹药。歼-16D更狠,挂上电子战吊舱,能让敌方雷达和通信全瘫痪,战场上横着走。
更别提它还能跟无人机搭档,数据共享,战力翻倍。这种多面手角色,歼-20没法完全顶替,两者高低搭配才叫绝配。
成本也得算一笔账。第六代战机歼-36听着厉害,可现在还在试飞,2030年才能服役,2035年才成熟。它的造价和维护费高得吓人,注定数量少,只能干高端空战。
歼-16就不一样,皮实耐用,出勤率高,维护费低,生产线熟门熟路,扔炸弹、巡逻这些活儿全靠它。300架歼-16还不够,未来几年得继续造。
歼-16的意义不只在当下。未来,它能跟无人机和歼-36组队,撑起空军的区域威慑力,尤其在海上方向,远程反舰导弹能让对手不敢轻举妄动。
它的生产线轰鸣不停,每架战机都在诉说:中国空军的底气,离不开这全能战士。你觉得歼-16在未来空战里还能玩出啥新花样?快来评论区聊聊吧!
0
阅读: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