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1935年,15岁小红军罗玉琪过草地时突然腹痛不止,碍于女同志就跑远处去方便,不料返回后竟发现草地已空无一人...... (信源:共青团中央——29名红军的绝地求生,告诉当下我们靠什么突破重围) 1935年,红军在草地艰难行进,环境恶劣,每一步都充满危险。13岁的罗玉琪面临严峻考验,连续27天的行军让他的脚受伤。一次离队后,他与部队失散。 返回原地时,他发现所有人都走了,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能否生存下去,他的心能否抵御绝望? 小罗玉琪感到无助和恐惧,孤独地坐在草地上,几乎要放弃。突然,一个受伤的红军战士出现,并将他拉起。 这位战士是三连副连长李玉胜,他正带领着一只受伤的部队前行。而他也加入了其中。他们一起共同面对困难。 草地上的危险可不止那些能吞人的沼泽,还有更折磨人的,是饿。战士们每天只能靠一点点野菜叶子填肚子,那玩意儿又糙又难吃,跟根本不顶饿,而老班长也把他的食物留给了罗雨琦和其他重伤的战友。他们不仅要和饥饿作对,还要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作对。 “副连长……”行进中,一声撕心裂肺的喊叫突然响起,队伍停了下来。大家顺着声音看,只见小罗玉琪大半个身子已经陷进泥沼,正拼命挣扎。 他身后的战士下意识想伸手去拉,却被李玉胜一声厉喝止住:“别拉,都别动,听我的!”经验丰富的李副连长知道,瞎救只会更糟。 他飞速地指挥大家解下绑带,然后一根根接起来,将绳子给扔到罗玉琪身边,让他拉住绳子,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慢慢往后拉,终于将他给拉了出来。而罗玉琪也捡回了一条命。 而在这茫茫无际的大草原,除了沼泽,更难熬的是饥饿,而突然一天傍晚,李玉胜带回来了一只山羊,这让饥饿已久的战士们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大家一起帮忙,很快烤羊肉的香味就飘荡了出来,其他战士都在分羊肉,只有李玉胜没有吃,大家都看到了,然后都放下了手中的食物,而李玉胜见状,只好拿起1块羊肝,假装吃了起来。但他却偷偷把那块羊肝藏了起来。到后来才知道那是为罗玉琪准备的。 就这样,在这位坚毅果敢的副连长带领下,这支由29名掉队战士组成的队伍,凭着顽强的意志和深厚的战友情,克服了重重险阻,磕磕绊绊地跋涉。 几天后,他们终于远远望见了飘扬的红旗——大部队就在眼前!那一刻,所有的疲惫、伤痛和恐惧都跑没了,心里只剩下说不出的激动和高兴。 回到部队第二天,年仅13岁的罗玉琪就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他的第一份入党申请书。从那一刻起,他的革命信念更坚定了,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后续更艰苦的战斗中。 许多年后,他早已是满头白发,他常常给儿孙们讲起长征过草地的经历。每当这时,他总会深情地说:“没有李副连长,就没有我。 他不仅带我走出了草地,更是支撑了我一生的战斗!”长征的伟大,不只在于它谱写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英雄史诗,更在于它锤炼出一种不朽的精神。 这种精神,是无数革命先烈用血和命铸就的,是红军战士们在漫漫征途中,面对饥饿、寒冷、疾病和死亡威胁时,展现出的同甘共苦、生死相依的坚定信念与无私奉献。正是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最初的星星之火,最终烧成了席卷全国的燎原大火。 这种在极端困苦中迸发出的集体力量和坚定信念,穿越了时空,至今依旧耀眼。它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团结一心,勇往直前,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那么,进一步看,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又该如何从长征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去面对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草地”与“雪山”呢?这,或许才是我们更应该思考的问题。
[中国赞]1935年,15岁小红军罗玉琪过草地时突然腹痛不止,碍于女同志就跑远处
纸短情长啊
2025-05-25 21:53:27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