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开会时,蒋介石提出让毛主席担任省长,毛主席平静地问道:“委员长要我担任哪个省的省长?“蒋介石回答:新疆。 新疆足够偏僻,距离共产党人民解放区十万八千里,蒋介石摆明了想将毛主席支出去,有多远支多远,彻底夺回主动权、击毁共产党根基,蒋介石打得一手“好算盘”,最终结果却让他如鲠在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谁料,这边日本刚投降,那边蒋介石就开始动起了“歪脑筋”。 抗日战争刚胜利,百姓都欢呼雀跃,以为终于迎来了和平的日子,却没想到,蒋介石已经开始暗中谋划,想要彻底将共产党“排挤”在外了。 当时的蒋介石也确实占据了极大的优势,有钱、有军队,更重要的是,有美国撑腰,500万军队使用的全部都是美国最为先进的美式装备。 美国总统当时虽然极度看不上蒋介石以及蒋介石手下的军队,但还是选择“援助”蒋介石,原因是什么? 日本投降的同一时期,欧洲战事结束,美苏矛盾进一步加剧,杜鲁门政府只好决定由中国来“牵制”苏联,从而达到同时控制中国、压制苏联的目的。 因此,日本在投降后不久,麦克阿瑟便以盟军总司令的名义要求在中国的日本军队只能将武器尽数交到国民党军队手中。 抗日战争期间,美国就向国民党军队援助了2万辆军用汽车,1300架军用飞机、运输机,604辆不同型号的坦克,M-1918式155毫米榴弹炮,36门M-101式105毫米榴弹炮481门…… 这些美式装备虽然在战争时期损耗了不少,可后续国共“内战”爆发后,美国对国民党的援助竟一度超过了抗日战争时期援助。 蒋介石想要彻底将中国把控在手中,但又碍于群众的力量,因此,便想到了一个“缓兵之策”,提出了“重庆谈判”,1945年8月28日,蒋介石向毛主席发出正式邀请。 蒋介石打着“和谈”的名义,若是毛主席不去,那就是不够诚意,没有将和平放在心上,显然,这是蒋介石的“威逼”之策。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蒋介石此举“不安好心”,邀请毛主席前往重庆,若是去了,无疑是“龙入虎穴”,要不要去? 毛主席和周总理思考了一番之后,还是决定前往重庆“赴约”,来一个“见招拆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毛主席这一决定,足以证明共产党寻求和平的决心与坚定信念,然而,重庆谈判一开始就相当不顺利。 蒋介石咄咄逼人,上来就要求共产党军队需要进行大幅度裁员,同时,归国民政府管理,另外,更需要共产党交出解放区的政权。 蒋介石此招要求共产党“自断手臂”,这样一来,便能够彻底束缚共产党的手脚。 蒋介石信心十足,以为毛主席只能乖乖同意,不料,毛主席态度坚决,表示军队裁员可以谈,但解放区绝不能丢。 一时间,谈判陷入僵持阶段,蒋介石步步紧逼,毛主席软中带硬,为解放区百姓争夺主动权,就在这个时候,蒋介石突然话锋一转,说出了这么一句前言不搭后语的话。 “依我看,你的才能,可以充当一省之长,和国民党一同治理国家。” 蒋介石态度傲慢,渐渐暴露野心,“和谈”只是国民党营造给世人看的幌子,但毛主席不慌不忙,坐在座位上悠然自得,显得成竹在胸。 “噢?委员长要我担任哪个省的省长?” 听到毛主席面上没有反对,蒋介石心中一喜,脱口而出:“新疆!” 这下子,所有人都惊呆了,毛主席却波澜不惊,心中似乎早就已经猜到了答案:新疆足够远、又足够偏,将自己支出去、又不给兵,即便是真龙也难在浅滩翻起浪花。 毛主席并未反驳,而是笑笑表示,担任新疆省主席没问题,但要他离开解放区,不可能。 毛主席态度有软有硬,摆明了是真的想要争取和平,最终,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重庆谈判算是告一段落。 然而,蒋介石出尔反尔,协定签署不久,就被蒋介石单方面撕毁,国共“内战”全面爆发。 美国支持国民党,美式武器支援比抗日战争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蒋介石胜券在握,结果却是“自寻死路”,天时、地利、人和,被共产党悉数占据,蒋介石最终于1949年5月初败逃台湾。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红色故事|国共重庆谈判 2021-06-10
在重庆开会时,蒋介石提出让毛主席担任省长,毛主席平静地问道:“委员长要我担任哪个
桃花映面红
2025-05-26 10:00:44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