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1年,已经70岁的乾隆在深夜思念起了早逝的五阿哥永琪,便选择临幸永琪生母愉

海诚看趣事 2025-05-26 10:35:36

1781年,已经70岁的乾隆在深夜思念起了早逝的五阿哥永琪,便选择临幸永琪生母愉妃;太监十分震惊,连忙禀告:陛下,愉妃已经67岁了,恐怕伺候不好陛下。 乾隆皇帝七十岁那年闹出桩稀罕事。 深更半夜突然要召见愉妃,把太监总管吓得直冒冷汗。 那年是1781年,紫禁城的红墙黄瓦早被夜色吞没,养心殿的烛火还亮着。 老皇帝披着件明黄褂子,对着案头永琪生前临的字帖发呆。 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帝王,此刻就像胡同口晒太阳的普通老头,满脑子都是早逝儿子的影子。 永琪是乾隆最看重的皇子,打小就显露出过人天分。 三岁能背《千字文》,五岁跟着师傅学骑射,十岁出头就能写策论文章。 那年头讲究"文武双全",永琪愣是把这两样都占全了。 乾隆二十八年木兰围场秋猎,二十岁的永琪策马搭弓,硬是把三百步外的麋鹿射个对穿。 老皇帝当场笑得见牙不见眼,回宫就琢磨着要立储。 天有不测风云,永琪二十五岁那年得了附骨疽。 太医院翻遍医书也没辙,眼睁睁看着年轻皇子浑身溃烂。 永琪咽气那天,养心殿的茶盏碎了一地,乾隆把自己关在屋里三天没见人。 愉妃更是哭得死去活来,打那以后就像霜打的茄子,整天在宫里吃斋念佛。 转眼十五年过去,乾隆也成了古稀老人。 虽说还撑着上朝理政,可精气神早不比从前。 这天夜里翻出永琪的旧物,心里就跟猫抓似的难受。 皇帝老儿一跺脚,非要把六十七岁的愉妃叫来说话。 值班太监听见这话,腿肚子直转筋——宫里头哪个不晓得,愉妃娘娘早十年就搬去冷宫边上的佛堂住了。 要说这乾隆爷也是个性情中人。 年轻时南征北战眼睛都不眨,老了倒念起旧情来。 愉妃虽说年老色衰,可到底是永琪的亲娘。 老两口围着烛火对坐,手里摩挲着永琪小时候戴的长命锁,话没说几句,眼泪倒把衣襟打湿了。 外头当值的太监偷摸着嘀咕,说万岁爷这是想儿子想出魔怔了。 这事传到宫外,老百姓当笑话传了好些年。 可要细琢磨,皇帝也是爹娘养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楚搁谁身上都难受。 愉妃经这遭折腾,身子骨更不济了。 转过年来开春,老太太就病得起不来床,临走前还攥着永琪的画像不撒手。 要说永琪这茬儿,还真是乾隆心里拔不出来的刺。 后来选嘉庆当接班人,多少存着点"矮子里拔将军"的心思。 嘉庆皇帝办事倒是勤快,可比起他五哥的能耐,终究差着火候。 这不正应了那句老话,好笋难得出好竹,好竹难得出好笋。 这两年故宫修文物,翻腾出不少永琪的手迹。 2023年夏天,保和殿西庑办过特展,玻璃柜里摆着永琪十三岁写的《劝学赋》。 游客们凑在展柜前啧啧称奇,都说这字里行间透着灵气。 有懂行的老学究推着眼镜直叹气,说要是这位爷能多活二十年,大清朝的命数没准儿能改写。 养心殿东暖阁现在还能看见永琪的画像。 画上的年轻人剑眉星目,跟乾隆年轻时有七分像。 导游举着小旗子跟游客唠嗑,说乾隆晚年常对着画像发呆,有时候能坐大半天。 这话是真是假没人考证,不过看那画像边上的金漆都摸秃噜皮了,倒像是常有人碰的样子。 信息来源: 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清宫档案汇编》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代皇室谱系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乾隆朝实录考证》 北京日报2023年8月报道《故宫新发现乾隆御笔手稿》 央视纪录片《紫禁城》第六集解说词文本 人民网文化频道2022年专题《清代皇子教育制度》

0 阅读:111

评论列表

幸运

幸运

2
2025-05-27 01:27

游客大师……

猜你喜欢

海诚看趣事

海诚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