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一个叫做文国才的八路军侦查员来到了安徽周家屯的接头地点,准备传递消息

诉与山鬼说话 2025-05-26 10:42:43

1944年,一个叫做文国才的八路军侦查员来到了安徽周家屯的接头地点,准备传递消息。 1944年,抗日战争那会是真到了刺刀见红的节骨眼儿。敌后战场跟玩儿命似的,八路军和日本鬼子、汉奸们在情报线上那是斗智斗勇,跟下棋一样步步惊心。就像鲁迅大爷说的,“甭管多远的地界儿,多少人,都跟咱自个儿有关”,那些藏在暗处的英雄们,个个都在使劲儿守护着咱大中华的火种呢。 文国才刚到安徽周家屯那会儿,心里跟揣了个兔子似的,砰砰直跳。这次接头任务,陌生得很,他得瞪大眼睛,竖起耳朵。他晃悠进一家店铺,一听暗号对上了,心里头还琢磨着“这事儿稳了”,结果没想到,自个儿已经一脚踩进了坑里。原来那店老板早就叛变了,成了小鬼子手里的提线木偶。一眨眼的功夫,伪军们就从后厨跟炸了窝似的往外冲,文国才这才反应过来,中招了! 但他可不傻眼,立马换了副面孔,装成个吓得直哆嗦的小贩,开始瞎嚷嚷,想搅浑这潭水。他心里明镜似的,万一露馅儿了,自个儿的小命不保不说,整个组织都得跟着遭殃。他演得那叫一个真,连伪军自己都犯嘀咕了,最后只能把他带回去好好审一审。到了小鬼子那儿,他还继续演,装得跟真受了天大委屈似的,鬼哭狼嚎地喊冤呢。不过,在这场跟死神较劲的大戏里,突然蹦出个意外角色——翻译官!他溜达到文国才跟前,用蚊子一样的声音说了句“别露馅儿”,那声音亮堂得跟黑夜里的手电筒似的。文国才恍然大悟,敢情这是另一位地下工作者给的暗号。靠着翻译官那三寸不烂之舌一通忽悠,小日本竟然把他扔进了普通牢房。 重获自由后,文国才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位救命恩人,但嘴上跟粘了封条似的,一个字儿不提。为啥?因为他心里跟明镜似的,干情报这行,每个人都是影子里的侠客,命运没准儿哪天就被风吹散了。多少年后,他找遍了角角落落,还是没找到那位恩人,但还是硬着头皮把这段往事给记了下来,就为给那些没留下名的英雄立块精神碑。 历史这东西,有时候像本名人录,有时候又像把沙子,有的人名字闪闪发光,有的人就默默无闻。但不管咋样,他们都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演过一出轰轰烈烈的大戏。

0 阅读:42
诉与山鬼说话

诉与山鬼说话

伟大的思想能创造巨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