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把局势搞得一团乱,偏偏这时候还惹了个大麻烦,31个国家的外交使团去约旦河西岸考察,刚靠近难民营,就被以军士兵鸣枪警告,吓得使团赶紧撤退。 枪声划破杰宁难民营上空的瞬间,二十余辆悬挂联合国旗帜的车辆紧急后撤,这支由31国组成的特殊使团,包含中国、法国、俄罗斯等大国外交官,本欲考察约旦河西岸人道危机,却在距离难民营入口百米处遭遇实弹警告。 以色列士兵的枪口冒出青烟时,巴勒斯坦卫生部统计显示当地已有3509名平民死于本轮冲突。这场看似偶发的军事摩擦,实则是中东乱局的冰山一角。 使团成员手机拍摄的画面显示,悬挂清晰外交标识的车队提前10天报备行程,却在检查站遭遇15分钟僵持后突遭射击。 子弹落点距离头车仅10米,车载扩音器里传出希伯来语的撤离警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次日严正表态,要求彻查威胁外交人员安全的行为,而以色列国防军的致歉声明将责任归咎于"路线偏离",这种说辞遭到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驳斥:"当子弹落在联合国旗帜旁,任何解释都显得苍白"。 冲突升级的表象下藏着精妙算计,以色列陆军此时正将77%的加沙土地纳入控制,总理内塔尼亚胡宣称要建立"无哈马斯区"。 军事专家发现,以军五个常备师数万兵力完成集结,这是2023年冲突以来最大规模部署,选择在外交使团考察时鸣枪,既是对国际监督的抗拒,也是对美欧施压的反击——此前英法加三国刚威胁制裁,要求以方解除加沙封锁。 人道主义危机成为博弈焦点,联合国数据显示,加沙71%区域被划为军事禁区,9000辆救援卡车滞留边境。 以军虽允许5辆卡车进入,但世界粮食计划署警告47万人面临"灾难性饥荒",这种背景下,中国将冲突地区列为红色警戒,外交部领事司24小时内连发三条安全提醒,而欧盟启动对《欧盟-以色列联系国协议》审查,直指2000年确立的双边关系根基。 枪击事件折射出大国角力的微妙平衡,美国在中东部署的两艘航母仍未撤离,但特朗普政府与内塔尼亚胡的裂痕逐渐公开化——美方秘密与胡塞武装达成停火,却未通报以色列,这种战略模糊让英法加等国的制裁威胁显得力道不足,毕竟以色列年度军费中30亿美元来自美援。 中东问题专家指出,内塔尼亚胡的强硬姿态实为转移国内司法压力,其腐败案庭审正进入关键阶段。 冲突外溢风险正在加剧,胡塞武装宣称袭击以色列海法港,黎巴嫩真主党向以北部发射火箭弹,地区局势呈现多点燃爆态势,更令人忧心的是加沙平民命运,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每拖延一小时,就有1.4万婴儿面临死亡威胁"。
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把局势搞得一团乱,偏偏这时候还惹了个大麻烦,31个国家的外
文史充点站
2025-05-26 11:25:46
0
阅读:0